
实干担当勇争先 奋楫扬帆启新程
——聊城市总工会2024年工作综述
■ 本报记者 岳殿举
本报通讯员 储鹏
创新建立“聊·聊产改”工作机制,辐射带动万余名产业工人素质提升;
3人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人荣获工人先锋号称号,4人获评齐鲁工匠,1人获评山东手造工匠;
高标准建成工会驿站373个、工会妈妈小屋776家,6个驿站被评为全国最美工会驿站,12个驿站被评为省级最美工会驿站;
创新实施“工事聊成”协商会机制,切实解决职代会闭会期间职工诉求渠道不畅通的问题,倾力打造“工事聊成·一聊就成”工作品牌……
去年以来,在市委、省总工会的坚强领导下,全市各级工会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围绕市委“聚力攻坚突破年”部署,扎实落实“三提三敢”要求,不断加压改作风,奋力改革促创新,在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强市建设中充分发挥工会组织作用。
突出思政引领 凝聚奋斗合力
2024年,市总工会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先进文化引领职工、激励职工、凝聚职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持续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思想成果,常态化推行“中心组+党支部+青年干部理论学习小组+党员个人”学习模式,积极打造“七步学习法”,举办党校教授开展党纪辅导等活动,推动党纪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市总工会邀请全国总工会文工团、上海爱乐乐团等来聊演出,成功举办庆“五一”系列体育比赛活动,并先后在《工人日报》等省级以上媒体发表宣传稿件280余篇,在“聊城工会”微信公众号、“齐鲁工惠”App发布信息1700余条,“大思政、全媒体”宣传格局逐步形成。
2024年,全市有3人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人荣获工人先锋号称号。市总工会充分发挥工会宣传阵地作用,发动各级工会以线上线下方式开展劳模工匠宣讲活动200余场次,全面营造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浓厚氛围。
服务全市大局 助力高质量发展
去年以来,市总工会持续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着力加强顶层设计,创新建立“聊·聊产改”工作机制,挖掘产改示范企业30余个,有关工作做法入选全省工会创新案例。
成功举办2024年全国轴承业职业技能竞赛,承办电线电缆、互联网营销师、光伏运维等多项省级以上劳动竞赛项目,征集并公布市级竞赛260余项……去年,市总工会深入开展劳动和技能竞赛,大力推动职工创新创效,成立涵盖轴承、阿胶、电线等多个主导产业的聊城市职工创新联盟,开展创新交流活动20余场。我市4人获评齐鲁工匠,1人获评山东手造工匠,1项创新成果获得省级决赛一等奖。
市总工会全面维护劳动领域政治安全,市县两级均建立劳动领域政治安全工作协调机制,以“一样本两指引”为牵引推进集体协商,有力推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五步工作法”推动货运行业集体协商被评为全国工会重点工作创新案例。
聚焦急难愁盼 提升职工幸福感
2024年,市总工会推动构建以法律援助服务、就业创业服务、精准帮扶为重点的工会服务职工体系,不断提升职工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一年来,市总工会开展普法宣传宣讲800余次,播出法律之窗53期,打造“工会法律精品讲堂”12期。深入开展劳动用工法治体检活动,全市共体检企业247家。与市检察院建立劳动者权益保障工作协作机制,成立“检察+工会”职工劳动权益保障检察服务站。
市总工会着力构建精准精细服务职工体系,利用“齐鲁工惠”就业服务平台等提供岗位信息7000余条,同时加大帮扶救助工作力度,拨付困难职工专项资金130余万元。
市总工会用好线上线下工会阵地,充分发挥工人文化宫作用,建成工会驿站373个、工会妈妈小屋776家,6个驿站被评为全国最美工会驿站,12个驿站被评为省级最美工会驿站,5个工会妈妈小屋获得省总专项资金补助2.5万元。
围绕强基固本 激发工会组织活力
2024年,市总工会不断提升基层工会规范化建设水平,聚力巩固工会组织体系的坚强堡垒。
一年来,市总工会持续巩固基层工会组织建设,强力推进新就业形态建会入会和农民工入会,全市新建工会组织489家,新发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会员43204人、货车司机会员17198人、农民工会员67322人。市总工会创新推动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创新实施“工事聊成”协商会机制,解决职代会闭会期间职工诉求渠道不畅通的问题,倾力打造“工事聊成·一聊就成”工作品牌,先后获评全国、全省工会重点工作创新案例。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市总工会将牢记使命、挺膺担当,进一步发挥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坚持在职工思想政治引领、组织动员职工建功立业、做好职工维权服务、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加强工会自身改革和建设上创新、实干、争先,团结动员广大职工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