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常破心中之“贼”
■ 朱海波
“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这是明代王阳明说过的话,意思是,山里的贼寇容易被打败,但要打败心里的各种恶念,则非常困难。
山里的敌人就在对面,双方对垒,阵线分明,只要自己的兵力足够强大,消灭敌人是没问题的;心里的敌人却躲在暗处,经常和你绕圈子,它们像极了韭菜,一次次被割掉,又一茬茬长出来,颇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之势。对待这些“顽固派”,什么时候都要保持警惕,不能被它们拉下水。
心中之“贼”是多种多样的,金钱、名利、地位……《道德经》有言,“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就是告诫人们纵情享乐的弊害。“贼”心重,别说干事业,甚至有时候连身家性命都难保住。
心中之“贼”不但破坏力大,而且反复发作、持续性强。正因如此,在对付它们时,才要强调一个“常”字,到什么时候都不能说万事大吉,到什么时候都要如履薄冰、如临深渊,抱着毕其功于一役的想法,非吃败仗不可。要常常检视自己,骄兵必败的道理在破心中之“贼”的战场上同样适用。
破心中之“贼”不但要警钟长鸣,更要重点防御,什么时候也不能自作聪明,关键时候更要站得稳、拿得住。据记载,聊城古城南关桥是在“六知桥”旧址上建起来的。“六知桥”建于明朝中期,“六知”指的是“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水知、桥知”,讲的是时任东昌知府蔡兴同严拒河院私分赏银的事,故老聊城民谣唱道:“先有东昌六知桥,后有堂邑四知堂。四知六知君自知,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
心中之“贼”不灭,人生之路难安。在与心中之“贼”的战斗中,必须做一个百战百胜的将军,因为,一次的失败就可能要付出终生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