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大生态”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

■ 张颖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乎民生福祉、关乎长远发展的重大课题。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牢固树立“大生态”理念,打破部门壁垒,凝聚各方合力,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走出一条协同共进、系统治理的新路子。

生态环境问题涉及经济、社会、文化等多重维度,牵一发而动全身,从来不是环保部门的“独角戏”,而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强化“大生态”理念,必须摒弃“铁路警察各管一段”的思维惯性,形成跨部门、跨领域的协同机制。值得注意的是,协同治理绝不能是简单的“物理叠加”,而是要通过制度创新产生“化学反应”,为此必须打破部门壁垒,让每个部门都成为环境治理的“主角”,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治理格局,实现“1+1>2”的工作效能,这种协同联动,不仅是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更是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支撑。

抓好生态建设,改进作风是关键。根据市委提出的“作风深化、实干争先”要求,各有关部门必须以“敢打敢胜、团结协作、埋头苦干、精耕细作、抢先抓早”的优良作风,锻造一支有担当、有情怀、有能力的环保铁军。作风建设不能停留在口号上,必须转化为具体行动,无论是数据监测还是执法检查,都必须以真实为底线,坚决杜绝干扰监测设施等违规行为,同时,严格规范涉企执法,在兼顾环保要求的前提下,积极探索“源头预防、关口前移”执法服务模式,对企业讲清政策、讲明要求,既要让企业明确整改方向,又要避免频繁干扰正常经营,既要让执法利刃有力有效,也要坚决杜绝“一刀切”。只有让企业真正感受到执法的温度与力度,才能实现环保与发展的良性互动。

生态建设不仅是政府的责任,更是全民的事业,良好的社会氛围是推动环保工作的重要保障。加强宣传引导,及时曝光环境违法行为,不仅是对环境问题的治理,还能增强公众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营造人人关心、人人参与、人人有责的浓厚氛围。然而,传统环保宣传多停留在口号层面,难以触动公众内心,不妨借鉴外地经验,通过开展“环保小记者”活动、“垃圾换积分”社区行动等,让市民从旁观者变为环保的参与者和推动者,让环保意识真正融入社会肌理,汇聚起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强大合力,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坚实的群众基础。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场持久战,也是一场攻坚战,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让我们以“大生态”理念为引领,凝聚各方力量,改进工作作风,携手共绘经济繁荣、环境优美、社会和谐的高质量发展新画卷,为子孙后代留下蓝天常在、绿水长流的美好家园。

2025-04-09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67695.html 1 以“大生态”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