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纬”纵横织锦绣
——走进聊城经纬工业网毯有限公司
■ 文/本报记者 夏旭光
图/本报记者 葛思逸
在古老的纺织文明里,经纬线交织的瞬间,是力的抗衡,亦是美的交融。
在高新区,有一家企业——聊城经纬工业网毯有限公司。它以科技创新为经,以爱心公益为纬,在时代的织机上,编织出民营经济蓬勃发展的生动画卷。
公司每年从销售收入中拿出超过10%的资金投入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荣获“中国造纸毛毯生产行业年度诚信品牌”称号,一跃成为中国造纸毛毯行业的领军者,其主导产品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高达20%,并成功进军国际市场。
科技创新
破茧成蝶的原动力
4月1日,记者走进聊城经纬工业网毯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只见针刺机、剑杆织机等设备有序运转。在宽敞的织网生产车间里,仅有两名工人负责照看几台大型机器,他们熟练地操控着精密复杂的设备。
在成品定型车间,十余个长度超10米的箱子整齐排列在一起。“这是即将发往俄罗斯的产品,尺寸为10.82米×25米。如今,随着纸机的车速不断加快,结构越发复杂,对其主要脱水部件——造纸毛毯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市场需要新型、高效且耐用的造纸毛毯。这几台机器是我们自主研发的,均属国内先进水平。凭借这些设备,我们生产的工业网毯产品质量过硬、性能卓越,在国内外市场都备受用户青睐。”该公司总经理于法民向记者介绍,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目前的订单已排到两个月之后。
造纸用工业网毯属于工业领域中的小众市场,同时也是竞争极为激烈的细分市场。2000年,经纬公司刚成立时,无论是从技术、设备还是产品等方面都在国内同行中排名末位,如同风雨中的一叶扁舟,处在被市场淘汰的边缘。
“当时,中国造纸毛毯行业被国外巨头垄断,纸机运行速度高于300米/每分钟的造纸毛毯,全部为国外产品,技术壁垒高耸。我们虽一度站在淘汰边缘,但绝境常常是创新的温床。面对生死攸关的考验,企业坚定地选择创新发展的路线,最终成功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壁垒。”于法民说。为了探寻出一条发展之路,企业果敢地将每年销售收入的10%投入到研发当中。
千万元研发资金的投入,催生出了膜结构毛毯。那层复合在毛毯表面的微滤膜,犹如为传统产业披上了一层“智能面纱”,使得脱水效率与纸面平整度实现了质的飞跃。
经纬网毯还加强产学研合作,建立了毛毯研究所。在这里,工作人员将电子显微镜下的纤维结构分析,与造纸厂家的实际需求精准对接,成功研发出二层底网、三层底网结构。值得一提的是“无痕毛毯”的问世:其消除基布交织点的独特设计,是对物理阻塞难题的重大突破。
走进经纬公司车间,一台台16.5米幅宽的重型环织机静静伫立。这些由企业与国内机械厂商联合研发的设备,不仅成功打破了进口设备的垄断局面,其运行速度更是达到了每分钟1800米的行业最高标准。更具深意的是企业构建的“反哺”机制:先通过定制化服务在市场中获取利润,然后将利润再度投入研发,形成“创新—市场—再创新”的良性螺旋上升态势。
爱心公益
向善而行的使命担当
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
“你给予别人的一切,最终都会回馈到自己身上。我们始终把公益事业放在重要位置,将回馈社会当作企业发展的核心使命。”于法民说。经纬网毯始终坚信,企业的价值不仅在于商业成就,更在于对社会责任的担当,公益不是一时的善举,而是长期的承诺。
多年来,经纬网毯将公益视为“比利润更重要的KPI”,持续关注教育公平、环境保护、弱势群体帮扶等,通过资金支持、志愿服务、创新项目、捐赠图书等多种形式,助力社会可持续发展。
在经纬网毯,公益不仅是外在的行动表现,更深深融入了企业文化。员工患重病时的援手相助、定期开展的技能培训,构建起了“企业—员工”命运共同体。一位普通工人说:“在这里,我们不仅在制造毛毯,更在编织人与人之间的温暖。”
对于企业而言,践行社会责任如同经历一场“成人仪式”——当一家企业开始思考如何让社会变得更加美好,它便实现了从单纯的经济组织向文明承载者的华丽蜕变。于法民所秉持的“商道即人道”理念,正是对这种崇高境界质朴而深刻的表达。
站在经纬公司的厂房外,夕阳为自动化生产线镀上金边。在这个充满可能性的新时代,每一条经线都在寻找自己的纬线,每一个节点都在见证着成长的轨迹:一边是剑杆织机精准穿刺的钢针,一边是公益路上坚实的脚印。
“我始终相信,公益之路,永无止境;向善而行,方得始终。”于法民说,未来,经纬网毯将继续携手员工、合作伙伴及社会各界,凝聚力量,传递温暖,以实际行动践行“取之于社会,用之于社会”的理念,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经纬之间
增强民营经济韧性
阳光穿过厂房的玻璃,洒在那张正在成型的经纬网毯上。纵横交错的纤维在机械的精准运作下逐渐紧密,每一根线都在自己的位置上承担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这场景恰似当下的民营经济实景——企业在政策的有力扶持下,在市场的严苛淬炼中,在创新的强劲驱动里,精心编织着自己的时代经纬。
“传统的网毯只是依靠劳动力密集投入,以手工操作搭配老式机械为主的低端制造产品。如今,经纬网毯通过数控技术已实现智能化、模块化生产。这种发展进化的轨迹,与民营企业从低端制造向高端智造的跨越路径如出一辙。”在于法民看来,经纬网毯的进化史或许就是我国民营经济转型升级的生动缩影。
网毯的编织本质上是连接的艺术——经线与纬线的交错,形成稳固而灵活的结构。同样,民营企业也需要在国内外市场、产业链上下游、技术与资本之间,找到自己的连接点。如今,经纬网毯不但成为行业领军企业,而且开辟了海外市场,产品已经出口俄罗斯、墨西哥、南亚等地。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促进民营经济做大做优做强’‘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发展新质生产力’等内容,为我们经纬网毯以及无数民营企业提供了更为稳固的发展支撑。”于法民表示,经纬网毯将进一步加快创新步伐,除了持续优化纺织专业的技术岗位,还计划增设信息技术、软件工程、人工智能和数据分析等新岗位,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力度并大力引进专业人才。通过人才结构的深度调整与优化,推动公司创新链与技术链高度融合,进而实现更高质量发展。
“每一根线都有自己的位置,每一家企业都有自己的使命。经纬网毯的活力,源于我们对市场变化的敏锐感知,对技术趋势的快速响应,以及对政策红利的充分利用。今天的发展形势,正在为经纬网毯提供更肥沃的土壤、更充足的阳光和更自由的生长空间。”于法民笑着说,在党和政府的支持下,在利好政策的扶持下,经纬网毯不但要在变革中保持韧性,还要在挑战中找到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