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四维联动”为笔 绘基层治理新篇
——阎楼镇全力提升群众满意度
■ 本报记者 马永伟
阳谷县阎楼镇四合村的袁某、崔某夫妇有三个子女,双方因子女教育问题经常发生争吵。阎楼镇金牌调解员、四合村网格员、老许矛调室创立人许长斌得知情况后主动调解,终于把袁某、崔某夫妇劝和,让双方在教育问题上达成一致,此举不但化解了家庭矛盾,而且帮助孩子更好地成长。这是阎楼镇探索“胡同网格”管理服务模式、构建基层治理新路径的生动注脚。
近年来,阎楼镇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聚焦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将“探头”向末端延伸,“我们通过‘四维联动’,即组织联建、矛盾联调、风险联控、信誉联评,着力提升矛盾纠纷预防化解和社会治安风险防控能力,努力打造基层治理新典范。”4月10日,阎楼镇党委书记任立迎介绍。
密网固本,联勤强效。阎楼镇在原有自然村网格布局基础上进一步细化,以3—5个胡同划分为一个“胡同网格”,全镇共划分出721个胡同网格,并为每个网格配备一名“胡同长”。这些胡同长均由责任心强、热心公益的党员、退休教师、退役军人担任,他们积极投身于义务巡逻、看门守户、邻里守望等治安防控工作。同时,阎楼镇明确网格员职责,改变以往万能身份的刻板印象,让网格员专注于重点人员走访、矛盾纠纷与风险隐患排查上报以及传递正能量。镇村两级借助“主题党日”、村级微信群、公众号等宣传平台,使“胡同网格”概念深入人心。
如今,网格员和胡同长已成为群防群治的重要力量,全镇构建的“1+1+N+X”联勤机制(1名民警或辅警+1名机关干部+N名退役军人公益岗+X名群防队员)得以高效运行,治理效能大幅提升。
综融精调,惠民实效。阎楼镇整合派出所、司法所、信访、人社等12个部门,组建了16人的矛调专家团队,并选聘18名懂政策、威望高、热心肠的老党员、老干部、老族长充实到镇村两级人民调解队伍中,结合镇“代表委员工作室”每月接待活动,全年研判处置重点矛盾问题25件。网格员通过手机App排查矛盾纠纷361件,其中解纷码线上受理69件,化解率高达99.5%。“老许矛调室”“阎和调解站”“任孟调解室”等品牌调解队伍成绩斐然,累计调处矛盾纠纷120余起。
此外,阎楼镇抓实接访、排查、化解三个关键环节。派出所所长、司法所长、法律顾问“两所一顾问”每周二在镇矛调中心接访,现场受理群众来访、调处纠纷,全年集中化解问题8件。依托村调委会、“网格+警务”的信息互通与资源共享,对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进行细化排查、分类解决。对于村级涉及面较广的矛盾纠纷,利用“每周四议事”活动成功调解12起,300余名群众参与其中,切实解决了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
信励精治,和满优效。阎楼镇建立了以正向激励为主的机制,出台《阎楼镇农村居民信誉评价积分管理办法》,以基础分1000分起步,提报一条风险隐患或成功调解一起纠纷并审核属实可得2分,重大事项报送实行一事一议,加大赋分力度,激励大家积极履职。镇综治中心每月对村庄和胡同长积分情况进行排名,督促各村比学赶超。胡同长积分可在本村信誉积分超市或指定商超兑换生活用品或农机用品,而对积分排名靠后且态度消极者则实行黄牌警告和红牌调整,亮牌当月积分清零。这一举措成效显著,截至目前全镇群众诉求满意度稳定在98.6%以上,网格员、胡同长民主测评优秀率达80%。
“我们以‘四维联动’为抓手,不断探索基层治理新路径,增强治理效能,解决群众‘急难愁盼’,提升群众满意度。”任立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