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园区实现“四季红”

■ 本报记者 白文斌

本报通讯员 解帅

“我们的草莓果香浓郁、酸甜可口,果型漂亮,并能做到全年供应。”4月13日,茌平区信发集团现代农业产业园的草莓大棚内,销售员姚嘉冰向客户介绍,该园区通过工农业的互补,实现了农产品的“四季红”。

依靠高品质和稳定的产量,信发集团现代农业产业园的草莓收获满满订单。“园区采用高架种植模式和环境控制系统,通过控制大棚内温度,保证草莓苗一年四季都能生长,草莓年产量可达100万斤。”信发集团农业公司草莓技术员张阔跟记者聊起工业带动农业的优势条件,“我们从工业产生的废气中提炼出二氧化碳,再输送到玻璃棚内,有助于草莓苗进行光合作用。”

如今,在这么良好的生长环境里,种植成本却比过去降低了近40%。原因在于,大棚里用的水、气、热全部由信发集团的热电厂提供,实现了农业降本、电厂增效的双赢。然而,在发展农业板块之初,集团费尽了心思。

信发集团农业公司办公室副主任刘慎强表示:“到底种什么、怎么种,当时很迷茫,需要请教哪方面专家也不是很清楚。”经过不断摸索和自身的工业优势,并在土地效益最大化的前提下,园区最终选择了发展高效农业。依托智慧化的精细管理,该园区种植的樱桃不仅口感更好、营养更高,还可以根据行情提前或延后上市,亩均产值超过90万元。“现在做的是两年三季,以后会逐渐尝试三年四季。我们的优势是工业与农业的结合,大棚里随着温度调节可实现四季随意转换。”信发集团农业公司技术总监刘丽萍表示。

如今,园区内除了种植草莓和樱桃,还利用工业废气和余热,发展鱼类养殖。当地村民则能拿到土地租金、打工薪金、入股股金、养老补贴等多份收入。“我们建设样板棚,提供设施和冷源、热源,群众负责种植,一二三产融合,帮助群众实现共同富裕。”信发集团农业公司总经理白东林说。

农业园区“四季红”,给三产融合带来新思路。今年,茌平区计划引导工业资源向周边12个村延伸,逐步形成现代高效农业产业聚集区,连片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区。“山东营商环境越来越好,政府出台很多政策支持民营企业,我们将更有信心深耕农业这片广阔天地,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提升农业科技水平,带动农民增收,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贡献更多力量。”信发集团副总经理张怀涛表示。

2025-04-15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67991.html 1 农业园区实现“四季红”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