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5版:副刊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o

吹鹌鹑

■ 魏华北

冯三儿善吹鹌鹑。吹鹌鹑进一步成就了冯三儿吊儿郎当的形象,闹得十里八乡尽人皆知。

三百六十行里,吹鹌鹑算不上任何一个行当,还真像是冯三儿酒后自诩的独门绝技。不过这所谓绝技远比不上人家韩家班的“草上飞”,能在飞奔的马背和马肚子间出神入化。

提及草上飞,就连冯三儿也竖大拇指,称赞“英雄气概”;提及吹鹌鹑,就连三岁小孩儿也知道啐口唾沫。庄稼人最烦恶的是“不务正业”。

村里人只知道务农种田。民以食为天,冬闲挖沟,春夏两种,麦秋两收,日复一日面朝黄土背朝天,鸡狗猪牛以外,并无闲心关注飞禽野物。所以在鲁西平原上,田间长的,除了小麦玉米均为杂草;地里飞的,除了喜鹊家雀儿都被唤作野鸽子——兴许只有冯三儿辨得清,提只野鸟到处找人说:“这不是野鸽子,这是鹌鹑”或者“这叫斑鸠,这不叫野鸽子”。唉,又有谁愿意搭理他呢。

冯三儿的爹是冯老二,老辈儿人都记得。那也不算是个正经玩意儿,起小光腚掏鸟窝,上房揭瓦,坏心眼子可多,长大到十七八了,还不肯下地干活儿,让冯三儿他奶奶几鞋底抽出了家门。说起来也邪乎,过了几年,冯老二竟然风风光光回来了,还带个南方女子,说话蛮声哈剌的。冯老二自家门没进,先领着漂亮媳妇把成袋子的牛皮糖挨家挨户送,臭拽的背影让人指戳着又是笑又是骂的。

接连三天唱大戏,让冯家在全村人心里翻了身。头一天是豫剧班子,第二天是河北梆子,唱的都是大戏,唱戏的都是名角儿。村头场院搭起戏台黑压压围满了人,傍黑散场时,兴犹未尽的群众高呼小叫着散向四面八方,给秋后的田间带来一片欢腾。最后一天是韩家班,一帮青壮劳力早早撤了戏台,手搭手拉开大大的场子,在草上飞骑着枣红宝马大展身手,赢来声声浪浪的叫好:“好,好,真过瘾呢!”

过了眼瘾的人们只道是冯家祖坟冒了青烟,没想到冯老二很快失了势头,没几年家里就败得揭不开锅了,冯三儿还不到五岁,冯老二出走,再无音讯。

孤儿寡母的,冯三儿颇不受待见,成天在村子四周游荡。地里干活儿的人看见他,忍不住斜眼嘟囔一句:“跟他爹一个熊样!”

吹鹌鹑的绝技得算是冯三儿无师自通。河沟子里引来黄河水浇地,沉淀下厚厚的胶泥,玩泥巴的冯三儿和泥、摔打、揉捏、晾晒,竟然捣鼓出了形态各异的泥哨,小个的声音尖利,大肚的瓮声瓮气。冯三儿洋洋自得,每天变着花样吹个不停。

这天中午,冯三儿躺在村北池塘的野树丛里,懒洋洋地吹着泥哨,日头直直地照下来,眼睛便有些昏花。忽然,在哨音间隙,听到“滴由滴由”的叫声,转身看时,一只陌生的小鸟正好奇地冲着他看。“野鸽子?”冯三儿伸手去捉,鸟儿似躲非躲地到了他的掌心。

冯三儿高兴坏了,连忙双手捧着给行中医的二爷去看,才知道是一只待出飞的鹌鹑。

精心养了几天,鹌鹑还是死掉了,冯三儿把它埋在老屋前的石榴树下,拭着泪呆看了很久。

冯三儿自此有了事儿干,每天趴在树丛或者草窠子里听鹌鹑叫,把泥哨吹出各种声响,总能引来鹌鹑半推半就地等他来捉。鹌鹑自身的叫声一点儿都不单纯,公的母的不一样,老的小的不一样,或许心情好时坏时也不一样,约略算一下,总得有十几种叫法。冯三儿把这些都拿捏得死死的。

玩儿不过半天,冯三儿就把捉到的鹌鹑放归树林,一边儿嘴里说着:“你们还是自个儿好好活吧。”

三十岁那年,娘也走了,临终蛮声未改,一遍遍喊着“三儿”。冯三儿还是光棍一条。终于有人上门提了亲,说的是邻村一个女人,才死了男人,带一个不满周岁的女娃。一个人吃饱全家不饿,冯三儿早就断了成家的念想。

“就算是只为这个娃娃!”媒人劝说了半天,冯三儿顺手摔掉手中的泥哨,借了辆牛车,把那娘俩接回了家。

这一天,女娃有了名字,叫冯鹌鹑。

这一年,开始闹灾荒。大雨小雨下个不停,足足有四五十天,一个秋季颗粒无收。

来年大旱,大河见底,沟塘干裂,百里赤野。村东村西,再也凑不出半斗粮食,榆树槐树的叶子都撸得干净,树皮也无处可剥了。村里老的小的走了一大片。

又一个夏天来了。媳妇搂着快四岁的娃儿躺在炕上,冯三儿把石灰水沤好的麦秸淘洗几遍,放在锅里蒸。

媳妇呆呆地看着冯鹌鹑突出的大眼眶,流出几滴清泪,气若游丝地呼唤:“鹌鹑,吹,吹鹌鹑……”

冯三儿跌跌撞撞来到池塘边,用尽全身气力吹响了泥哨。花样翻新的鸟鸣在旷野里婉转悠扬,而后渐缓渐弱,直至变作断断续续的“呜呜”声。可是,没有鹌鹑。

冯三儿趴在干硬的土地上,在枯草间四处翻找,终于听到“滴由滴由”微弱的叫声,一只瘦小的鹌鹑伸长了脖子茫然地张着大嘴。

冯三儿用力探出右手,扒拉着鸟窝里黏糊糊的羽毛,终于够到了小鹌鹑的脖子。指尖轻轻滑落,他再也无力把它捧到掌心里。

阳光刺眼,冯三儿静静地躺在地上。这时,他感觉自己正骑着枣红宝马飞奔,立马,跳马,献鞍,镫里藏身,飞仙膊马……

——可不就是“草上飞”啊。

2025-04-23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68581.html 1 吹鹌鹑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