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整治餐饮“油烟味” 办好群众“身边事”
——阳谷县多措并举治理餐饮油烟顽疾
■ 本报记者 张英东
本报通讯员 王涛 章国华
油烟扰民是城市治理的“顽疾”,也是群众关切的“关键小事”。今年4月以来,阳谷县聚焦民生痛点,开展餐饮油烟污染专项整治行动,以“排查全覆盖、整改零容忍、监管长效化”为目标,推动油烟治理从“被动整改”向“主动规范”升级,让“烟火气”亲民不扰民。
执法牵头,联动攻坚破难题
阳谷县综合行政执法局联合生态环境、市场监管、街道社区等多方力量,成立了餐饮油烟治理专班,精心制定了“摸排—整改—验收—长效”四步闭环管理机制。
行动中,针对城区烧烤摊点、餐饮街区、学校周边等油烟污染问题较为突出的重点区域,执法人员一方面开展错时巡查,打破常规工作时间限制,在白天正常营业时段和夜间经营高峰时段分别进行巡查,让违规行为无所遁形;另一方面,运用无人机高空摸排,借助无人机视野广、机动灵活的优势,对一些隐蔽区域和大型餐饮场所的屋顶进行全面排查,及时发现隐藏的油烟污染问题。
据统计,开展餐饮油烟专项整治行动以来,阳谷县已累计出动执法人员300余人次,排查餐饮单位161家次。对于检查中发现的未安装净化设施、设备清洗不达标、油烟排放超标等违规行为,执法人员秉持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的原则,责令相关商户限期整改,并实行“首违不罚、二次严查”的柔性执法政策,引导商户自觉遵守环保法规,主动承担环保责任。
科技赋能,智慧监管提效能
阳谷县综合行政执法局推行城区餐饮油烟管理“智慧台账”系统,按照“不漏一户、一店一码”的原则,通过手机将清洗油烟净化设施的照片上传至“阳谷智慧城管”平台,实现了餐饮油烟净化设施清洗维护的线上管理。
执法人员为每一家餐饮商户分配了识别码,确保了数据的准确性和可追溯性。商户在日常经营时,需定期清洗油烟净化设施,并通过手机将清洗前后的对比照片、清洗时间、清洗人员等信息上传至“阳谷智慧城管”平台,平台自动记录并分析这些数据,为后续的监管和评估提供了翔实依据。
执法人员还通过手机App,随时随地查看商户的净化设备运行状态、历史清洗记录以及当前油烟排放数据。
三边共进,攥指成拳聚合力
餐饮油烟治理专班创新采用“三边并进”策略,即“边细致检查、边专业指导、边广泛宣传”的综合方法,以高效且人性化的方式推进治理工作。
专班成员深入餐饮单位,核查餐饮场所是否严格遵守规定,安装高效能的油烟净化设施,确保油烟排放达到环保标准;检查餐饮企业是否建立定期清洗和维护设施设备的制度并有效执行,以保障油烟净化设施的持续高效运行;针对夜市烧烤摊点,特别关注其炉具是否采用了清洁能源或无烟炭作为燃料,同时检查是否配备完善的油烟净化装置及有效的降噪设备,以减少对周边环境和居民生活的影响。
检查过程中,专班成员还化身为环保知识的传播者,耐心地向每一位餐饮经营者讲解大气污染防治的基本知识、重要性以及餐饮油烟净化的相关法律法规,提升经营者的环保意识,营造全民参与、共同保护大气环境的良好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