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发现一通李维諴书丹刊石

■ 魏聊

近日,聊城发现一通记载武城董王庄乡南北官庄王氏家族五世行医、以德传家的刊石。为清代曾任博平知县的李维諴撰文并书丹。

此刊石为青石制,长104.5㎝,宽63.5㎝,厚10.5㎝。据王氏后人讲,此刊石原有硬木插座,以石插屏的形式,摆放在家中正堂之中,因此,此刊石品相保持极为完好。刊石共有竖写字17行,共304个字,字径2.5㎝到3㎝,行楷兼有草书,字迹流畅,笔法遒劲有力。

碑文以简明扼要的语言叙述了王氏家族自清中期开始学习针灸医法,传至第三代,在当地已很有影响,特别是传至第四代附贡生瀛洲时,他为求医道,绝意科举,刻苦研究《针灸大成》一书,并结合自己的行医实践,著书《针法摘要》,在针灸实践中“至於深浅分数,尤以兢兢,每遇三八日,求治者不计其数”。

在文章的最后,李维諴对王氏家族的医德给予了高度评价:“王氏历代施针,不择人,不索谢,贫者常给一饭,远者恒寄信宿,五世一辙,毫无间言,可谓世济其美矣”。

李维諴时任武定府知府,官职四品,级别较高,王氏家族虽然历代都有文武生员,但并未有人真正入仕,而李维諴能为这样一个平民家族树碑立传,想必是王氏家族医术和医德在当地影响很大,以至于身处距武城几百里的武定府驻地惠民县的李维諴也有耳闻。并且还有可能,是因为针灸医法导致了李维諴与王氏家族的来往,因此,才有知府为王氏撰书的这块刊石。

此刊石最后的年款只题写了“壬子年六月二十九日”九字。壬子年为公元1912年,此时的山东处于北洋军阀统治下,袁世凯虽然号称中华民国大总统,但其意在帝位,他实行的是封建军阀专治统治,所以,李维諴既没落清宣统的年号,又没落中华民国的年号,这也为政治形势所致。此碑的内容和形式极为罕见,对于研究清中后期的民间医学是极有价值的实物史料。

2022-03-23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6912.html 1 聊城发现一通李维諴书丹刊石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