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项目建设多点开花
——我市做大做强优势产业促进高质量发展
■ 本报记者 薛蓓蓓
项目构筑跨越发展新优势,挺起制造业强市脊梁。我市树牢“项目为王”理念,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围绕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统筹谋划项目招引,锻长补短、聚势赋能,以项目促进“存量优化、增量崛起”, 增强科技创新引领能力,不断做强做大优势产业,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今年2月份,我市在全省较早举行重点项目集中开工活动,一季度开复工5000万元以上项目370个,总投资2255亿元,其中新开工项目123个,总投资653亿元。
一
“我们这个政产学研产业园项目是省重大项目,总投资26亿元。项目聚焦聊城市十强产业,加快突破核心技术瓶颈,并聚力于原材料、关键零部件、软件等‘卡脖子’领域的科技创新技术转化。”3月8日,高新区财金公司总经理范亚东介绍,政产学研产业园项目着力培育打造有较强影响力、对产业链有较强集成能力和带动作用的“链主型”企业,为市“十强”产业初创型企业提供金融创投、政策咨询等配套服务,通过体制创新促进“政产学研金服用”要素集聚,打造以创新驱动为主导(核心)的产业化创新创业体系,目前已签约或正在洽谈项目24个。
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必须做大做强重点产业。“我们要抓紧抓牢重点项目‘顶梁柱’,聚力优势产业强链补链延链,加快推动产业集聚、发展集群、产城融合。”高新区党工委书记崔宪奎说,今年高新区谋划重点项目86个,计划总投资585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11.95亿元,“我们还要持续加大招引力度,不断充实项目库,形成‘洽谈储备一批、签约落地一批、开工建设一批、竣工投产一批’的良性梯次发展格局” 。
二
阳谷县始终坚持“制造业强县”“项目为王”“双招双引是经济工作的生命线”等战略不动摇,持之以恒稳存量、扩增量、提质量,工业发展扩面提质,2021年制造业税收占比达到41%以上,五大主导产业产值占比较5年前提高13.4个百分点。
去年,华泰化工入选省高端化工产业集群领军企业名单。该公司董事长王文博说:“我们年产9万吨高性能橡胶助剂项目行业领先,其中连续法不溶性硫磺项目是华泰自2018年突破国外技术垄断后又一次技术升级,现已建成待投产。另一个氨基树脂项目与南工大联合开发了微通道反应,中试线已成功开车。”
通过一个个项目建设,华泰化工已在新能源化学领域、大健康领域、高分子材料等领域成立了新兴产业事业部或子公司。“我们将通过项目建设进行二次创业,将华泰从橡胶助剂生产转型为精细化工科研生产基地。”王文博说。
阳谷县所有新上项目一律进园区,高质量打造了双创产业园、绿色食品产业园、高端智造产业园、汽车用品产业园、现代装备智造产业园等特色园区,形成“一区多园”产业发展新格局。
阳谷县委书记彭志国说,在祥光铜业税收突破2亿元,凤祥食品、景阳冈酒厂税收均过亿元的基础上,今年阳谷县将通过项目建设争取再新增金蔡伦集团、华泰化工两家税收过亿元企业。
三
临清市狠抓项目谋划、手续办理、项目开工,去年实施的39个省、市重点项目,分别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161%、111%。
“我们将规划建设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等五大产业园区,培育壮大六大主导产业和七家骨干企业,健全产业链链长制,发挥产业专班作用,建立企业工作日制度,加快创新强链、配套延链、招引补链,推动主导产业向百亿级、五百亿级产业集群发展。”临清市市长雷启军说,临清市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以高端制造业为主攻方向,紧盯省、市、县三级重点项目,严格落实“三张清单一张表”,确保快开工、快建设、快投产,为聊城打造鲁西崛起、辐射内地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作出临清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