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临清创新幸福食堂运营模式
本报讯 (记者 任焕珍 通讯员 杨欣钰 孙海岩) 记者5月7日从临清市了解到,临清市创新推出“校源优供”“村企共灶”“众筹村营”三种幸福食堂运营模式,有效解决了乡村助餐服务场地受限、成本过高、可持续性不足等难题,让农村老人吃上暖心饭。
在八岔路镇陆庄村,每天清晨都能看到这样的场景:聊城市文启高级中学食堂制作的热气腾腾的小米粥准时送达村幸福食堂。这种“校源优供”模式通过与辖区学校合作,利用学校食堂规模化的采购优势,为老人提供营养均衡的早餐。
杨坟联合村则探索出“村企共灶”新模式。山东风掣轴承有限公司提供场地,将企业食堂与幸福食堂合并运营,村集体负责餐食制作与管理。这一模式不仅解决了场地问题,还实现单餐成本降低42%,助餐覆盖率提升30%。“我们按照老人需求改造食堂,既满足了老人就餐需求,也提升了企业社会声誉。”公司总经理潘东兴表示。
针对运营资金难题,部分村采用“众筹村营”模式,募集助餐资金及爱心物资。杨二庄村爱心人士汪炳顺捐赠的物资帮助单餐成本从6.7元降至3.2元,40%的食堂实现零现金支出。
八岔路镇党委委员张辉介绍,该镇坚持公益属性,通过党建引领、群众参与、动态管理,严把食品安全关,完善适老化服务。下一步将继续优化运营机制,扩大服务覆盖面,让更多老年人享受幸福“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