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分钟,“圈”出文韵书香
——临清市新华路街道持续优化城乡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布局
■ 本报记者 吕晓磊
本报通讯员 朱红光
5月14日,临清市新华路街道红星社区书房内,72岁的退休教师陈培文像往常一样熟练地从书架取下《中国通史》,在窗边坐下,明媚的阳光穿过窗台上的绿萝,在书页上织出一片翡翠色的光斑。不远处,几个孩子正围坐在一起,轻声讨论着绘本。“以前看书没好去处,现在这城市书房离家近、环境好,我每天都来,一坐就是大半天。”陈培文说。
优质文化生活是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新华路街道大力构建“15分钟文化服务圈”,通过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综合文化站等平台,不断完善设施、优化服务。街道内,各类书房、书屋不仅提供丰富的书籍,还定期举办读书会、亲子阅读等活动,将优质文化资源送到百姓身边,让书香浸润社区每个角落。
每逢节假日和周末,华润社区的广场上总是热闹非凡。活泼俏皮的林园渔跷会、惟妙惟肖的舞狮队表演、韵味十足的传统京剧名段演出……家门口的视觉与听觉的盛宴,吸引了不少居民游客驻足观赏,收到不少点赞。“街道经常来这里举办文艺演出,表演的节目也相当有看头。”居民王红说,每次有演出的时候,自己都会带着孩子早早来到广场。除了传统表演,非遗体验活动也深受居民欢迎,在胡里庄幸福壹号院,孩子们围在临清贡砖文化研究会会长赵文连身边,体验传统技艺的精妙。“我们已举办20多场非遗活动,希望让古老技艺代代相传。”街道相关负责人周丽娜说。
在新北社区剪纸课堂上,非遗代表性项目传承人正耐心指导居民剪出流畅的线条。“在家门口学手艺,还能交到朋友,一举两得!”不少居民感叹,街道整合资源,开设剪纸、书法、舞蹈等公益课堂,让老百姓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目前,新华路街道已培育15支群众文艺团队,月月有主题、周周有活动,轮番登场的文化大餐充满乡音乡情,受到居民们的欢迎。
群众在哪里,文化服务阵地就建到哪里。“文化服务是一场温暖的双向奔赴。”新华路街道党工委书记朱亮表示,街道将聚焦居民需求,持续优化城乡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布局,统筹推进公共文化服务“硬件”和“软件”建设,建强文化阵地,优化服务,擦亮品牌,把文化“服务圈”打造成为居民“幸福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