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成长“三重奏”
——聊城市技师学院优秀学生代表王宪梁的技能提升之路
■ 林晨
5月14日上午,我市召开“新职教·新机遇·新未来”主题记者见面会。会上,聊城市技师学院学生代表王宪梁分享了他的成长故事。
乡土里长出“技能种子”
王宪梁出生于莘县张寨镇的一个普通农村家庭,父母靠种蔬菜大棚供他读书。
“小时候,每逢寒暑假我都会跟父母到田间地头干活,看着他们用粗糙的双手精心培育每一株幼苗,我渐渐明白:再平凡的岗位,只要用心钻研都能创造价值。”王宪梁说,下地劳作的经历,让他早早对“技能改变命运”有了期待。
2022年,怀揣对智能制造的兴趣,王宪梁考入聊城市技师学院。开学第一天,班主任带新生们参观了智能制造实训中心。当看到数控机床精准雕刻零件、3D打印机层层堆叠出立体模型时,王宪梁内心被深深震撼——原来科技可以如此“神奇”!“也就是在那时,我了解到学院优秀毕业生褚天亮学长在国家级技能大赛中斩获一等奖的事迹,他的工匠精神像一束光照亮了我前行的方向。”王宪梁说。
赛场上淬炼“青春匠心”
加入3D打印技能集训队后,王宪梁经历了从“好奇”到“痴迷”的蜕变。
每天清晨6点,实训楼还未亮灯时,他便开始练习建模软件;深夜11点,当同学们早已休息,他还在反复调试打印参数。
第一次参加比赛时,由于对材料收缩率预估不足,王宪梁的作品出现了1毫米的尺寸偏差,这个看似微小的误差,却让他与一等奖失之交臂。那段时间,他反复训练,把每个操作步骤分解成几十个节点逐项优化,只为找到最适配的材料特性。正是这种“较真”的劲头,让他在2023年山东省“技能兴鲁”大赛中斩获二等奖,更在2024年实现了从市赛到省赛再到国际赛的“三级跳”:在第十七届山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获得一等奖;在2024金砖国家职业技能大赛机械设计CAD赛项国际总决赛中获得一等奖。
“到这时,我才真正理解了‘技能报国’的深刻含义。”王宪梁说。
感恩中传承“工匠使命”
回首成长之路,王宪梁最想说的一个词是“感恩”。
他表示,感恩国家有这样好的政策,为自己提供免费就读,学习技能的机会;感谢学院为学子们搭建了“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平台,让自己有机会与全国顶尖选手同台竞技;感谢指导老师们放弃节假日休息,陪自己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更要感谢父母,每次视频通话时那句“别怕累,咱农村孩子最不缺的就是力气”,始终是自己最温暖的动力。
如今,作为学院3D打印社团的负责人,王宪梁带着学弟学妹们成立了“技能攻坚小组”,把比赛经验转化为教学案例。看着大家从最初连软件快捷键都记不住,到现在能独立完成复杂曲面建模,王宪梁更加坚信:技能传承不是简单的复制,而是要让每个年轻人都找到属于自己的“匠心密码”。
“技能成才的道路或许没有鲜花铺就,但每一毫米的精度打磨、每一次参数的优化调整,都在为梦想的实现积蓄能量。只要心怀梦想、脚踏实地、勤奋钻研,每个人都能通过努力变成行家里手,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篇章。”对于未来,王宪梁信心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