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花田深处錾“金银”
——固河镇窦集村金银花种植基地见闻
■ 文/图 本报记者 邹辉 本报通讯员 郭洪广
时下,正是金银花采摘的黄金期。5月20日,走进高唐县固河镇窦集村金银花种植基地,只见连片的金银花植株枝繁叶茂,一簇簇、一团团的金银花俏立枝头,含苞待放的花蕾在风中摇曳,空气中弥漫着阵阵清香,沁人心脾。
“金银花必须在开花前采摘,否则药用价值将大打折扣。”窦集村金银花种植基地负责人王顺礼正抢抓当前晴好天气,带着40余名村民加班加点忙采摘,确保金银花品质最佳,最大程度提升种植收益。忙着采摘的村民穿梭在花田间,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今年56岁的王顺礼,是当地小有名气的中药材种植能手,一直从事天南星、芍药等中药材种植,并掌握了一定的栽培管理技术。2019年,在一次外出考察学习时,王顺礼意外了解到金银花易于管理,且经济效益相当可观。嗅觉敏锐的王顺礼,随即把目光聚焦在金银花种植上。
由于对金银花种植技术不太了解,管理经验也不足,最初王顺礼并未敢带着村民大规模种植,而是个人腾出小规模土地进行试种。天有不测风云。由于缺乏种植经验,第一年金银花苗病死近半,损失惨重。不服输的王顺礼并未放弃,而是到河南几家金银花种植规模较大的基地学习,寻找种植失败的原因。第二年,学成归来的王顺礼经过精心筹划,准备从头再来,二次创业。
要想收益有保障,种植品种最关键。在县农技部门的推荐下,王顺礼成功从河北巨鹿引进花期长、产量高、效益好的“四季花”抗病品种,并流转20余亩土地进行试种。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3年打拼,王顺礼种植的优质金银花终于迎来盛花期,吸引了省内外不少中药材商登门采购。除了金银花销售的这份收益,头脑灵活的王顺礼还在金银花养苗阶段,套种西瓜、草莓、花生等瓜果作物,最大程度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实现了种植收益最大化。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从去年开始,王顺礼将金银花种植面积扩大到40亩,由于种植品种不错,管理到位,采摘期从4月份开始,一直持续到10月中旬,每亩鲜金银花产量突破500公斤,收益相当可观。附近村庄的中药材种植户纷纷登门取经,准备改种收益更好的金银花。“一人富不算有本事,带着大家伙一起致富,才算有真本事。”王顺礼将近几年总结的金银花种植技术和盘托出,从栽苗到管理,再到采摘,手把手传授经验。
朵朵金银花不但装点了乡村,更敲开了村民的致富之门。“每年到这个时候,俺都来这摘花,离家近不影响照顾孩子,又能挣个零花钱,还有这么多人在这儿能唠嗑,很充实。”今年62岁的太和村村民李桂芝,凭借娴熟的手法,每天能采摘30多斤新鲜金银花,收入近百元。
当前,售卖金银花鲜花收入虽已相当不错,但王顺礼并不满足于此。“今年,我专门引进了烘干设备,对金银花鲜花进行深加工,大约4到5公斤鲜花可制成1公斤干花,这样每亩金银花产值可达1万元。”
金银花开“金银”来,绿了乡村富了民。王顺礼表示,按照“金银花+”的发展理念,今年他打算将金银花种植面积扩大到200亩,并打通“生产+加工+科技”的各个环节,不断延伸上下游产业链,提高金银花产品附加值,让药材变“药财”,带动更多村民共同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