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态新潮涌
——向“新”而行 以“质”致远系列报道·新兴业态篇
■ 本报记者 赵宗锋
业态焕新,潮起两河。
首届国潮文化旅游消费周上,“汹涌”的国潮文化推动传统景区华丽转身,让游客沉浸式感受文旅新体验;电商产业园里,直播大流量把聊城好品送到五湖四海,也把天南海北的游客带进江北水城;运河边的烟火街区,传统商圈正变身潮流打卡地;华灯初上暮色美,夜经济的脉搏在光影交织中跃动……消费市场的新兴业态涌现,当然只是产业结构升级的一个横切面。近年来,我市注重从资源、创意、数据等方面入手,融合打造新业态,以新场景引领潮流,以新模式开辟蓝海,推动服务业规模扩大和结构升级。
一个样本:“新三宝”总有新故事
一株灵芝仙草,能绽放多少“新花样”?
在冠县,这个问题的答案正在不断改写。5月26日,冠县灵芝科技示范园智能温控大棚内,精密探头实时监测着温湿度,水雾在晨光中凝成细珠,润泽着菌盖边缘新生的嫩黄;大棚外,直播间的补光灯下,菌柄虬结如古木、菌盖饱满似祥云的灵芝被制作成造型雅致的盆景,带动弹幕里“下单”的字样刷屏跳动。冠县以中药材产品研发为主导,整合产业融合、现代流通、绿色安全、品牌文创等八大功能,构建起产学研育繁推一体化的灵芝全产业链发展新格局,让这株曾隐于深山的“黄金草”,成为带富一方的“金枝玉叶”。
灵芝如此,阿胶、桑黄的跨界故事同样精彩。
“阿胶+”推动产品矩阵多元化,康养旅游更是迈出矫健步伐;“秦汉古河道、明清椹果园”的文化名片,则将桑黄产业与文旅产业有机融合……“聊城新三宝”串联起大健康产业链条,中医养生、文旅体验、电商经济等多元业态交织共生,“链”动多维度,融通新路径,既为健康聊城建设添砖加瓦,满足了群众多元化健康需求,更作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生动实践,澎湃着推动聊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几个注脚: “质感”与“温度”的双向奔赴
5月17日,阳谷县石佛镇高庄村,因偏瘫常年卧床的王芝芹家里,智能监测手表监测着健康数据,红色SOS呼救器直连县智慧养老服务中心,防褥疮床垫、卫生间扶手、步行辅助器等适老化设备一应俱全……在聊城,像这样的“家庭养老床位”,全市已建成4500多张,医护人员上门服务已突破13万人次。
在东昌府区古楼街道向阳社区,阳光大姐家政公司依托党群服务中心,建设的社区嵌入式“一老一小”服务保障平台,为老年人提供康复理疗、休闲娱乐等免费服务,同时设置幸福食堂,为老年人提供物美价廉的“放心餐”。
老年大学的直播课风生水起、“银发群体”的生态健康游品质提升……无论是“医养结合”机构探索居家养老新模式,还是康旅融合和适老产品创新,以技术破局、以服务升温的背后,都是“质感”与“温度”的双向奔赴,业态焕新托起了银发群体的“品质晚年”。
不只如此,根据相关规划,我市将充分用好市场规模优势和居民消费升级机遇,聚焦文化旅游、教育培训、医养健康、养老服务、家政服务五大生活性服务业,优化供给、提档扩容,以4A级景区提质焕新、养老用品集散地建设等举措为抓手,持续释放服务升级的惠民红利。
一片蓝海:新聊城抢占新赛道
时间的指针拨回到2024年12月19日,以“计量筑基 绿动黄河 碳路未来”为主题的2024年碳计量赋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合作交流大会在聊城举行,会议发布的“聊城倡议”,书写了计量服务绿色低碳发展的新篇章。
作为四家获批筹建的国家碳计量中心之一,国家碳计量中心(山东)设在了聊城。这座城市抢占新兴服务业新赛道的雄心壮志,可见一斑。
碳计量是绿色低碳发展的“眼睛”,是实现温室气体排放可测量、可报告、可核查的重要基础和保障。国家碳计量中心(山东)聚焦有色金属、化工等行业需求,率先在有色金属行业开展碳排放直测与核算比对研究,着力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精准碳计量样板。
今年3月举行的“新聊城 新篇章”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上传出消息,目前国家碳计量中心(山东)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建设了活动数据在线计量实验室、碳排放因子计量实验室和碳计量基础实验室;院士领衔专家委员会,“双一流”人才的加盟让人才技术支撑得到强化,多项科研项目立项,并参与多项团体标准制定;对外合作交流日益丰富,已累计为300多家企业提供政策查询、专题培训等服务……
近年来,我市聚焦新兴服务业加速布局、补齐短板,聚焦新领域新赛道,着力发展数字内容服务、科技服务、生态环保、知识产权、检验检测、人力资源六大新兴服务业。围绕重点产业检验检测业务需求,引导检企对接,打造重点产业质量技术服务平台,正是其中的典型体现。
着力破除信息壁垒,敞开怀抱迎接数字化转型浪潮,也是其中的生动注脚:在聊城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通过打通交易系统与监管平台的数据通道,实现了建设工程信息全省同步发布、监管数据实时推送。远程评标系统可实现与全国26个省份的432个平台开展跨区域合作,实现专家资源跨区域共享。
新赛道带来新机遇,新业态激发新活力。在聊城,服务业占据着全市经济总量近“半壁江山”,如何让“老树”开出“新花”?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给出答案: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突出主体培育、集群集聚、产业融合,创新“产品+服务”“制造+服务”等模式,大力发展科技、检验、数商、人力资源等商务服务,建设一批亿元楼宇和主题园区,争创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我市持续深化改革创新,不断打出服务业焕新发展“组合拳”,跃动的业态创新定会春芽破土、蓬勃生长,编织出聊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锦绣图景。 (本版照片均为资料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