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香飘处 幸福花开
——如康家园助残就业见闻
■ 本报记者 贾新伟
本报通讯员 卞硕
初夏的微风,轻轻拂过一片绿意盎然的艾草田。6月6日上午,一群“特殊”的劳动者正弯腰忙碌着,动作虽慢,却格外认真。他们是来自许营镇如康家园的残疾人士,参与艾草收割工作。
“这片艾草田是我们为残疾人量身打造的就业项目之一,种植面积有十多亩。”如康家园艾草种植基地负责人吕佃起一边查看艾草长势,一边介绍,“艾草种植劳动强度适中,技术门槛低,非常适合他们参与。从种植到加工,我们提供全程指导,确保他们能获得收入,实现自身价值,实现自食其力。”
吕佃起表示,如康家园通过“农业+手工业+电商”的模式,为残疾人提供了覆盖种植、加工、销售全产业链的就业岗位。“很多残疾人朋友刚来时缺乏自信,但在这里,他们通过劳动找到了自我价值,收入也稳步提高。”
走进如康家园的加工室,一股淡淡的艾草清香扑面而来。十几名残疾人围坐在工作台前,有人缝制艾草香包,有人卷制艾条,有人正在制作艾草养生锤,他们动作娴熟,神情专注。
角落里,一名年轻女子正对着手机镜头,热情介绍手中的艾草产品:“这款艾草香包可以助眠驱蚊,纯天然手工制作,喜欢的家人们可以下单……”随着直播带货模式的引入,他们实现了从手艺人到带货主播的华丽转身。
武存昌是如康家园的一名员工,小时候生病导致肢体残疾,曾经长期待业在家。“以前总觉得自己是家庭的负担,直到来到如康家园。”他一边熟练地捆扎艾条,一边笑着说,“现在我不但能赚钱补贴家用,还找到了自我价值,也更有信心面对生活了。这里就像一个温暖的大家庭,大家互相帮助、共同进步,特别开心能成为其中一员。”
武存昌的故事并非个例,在如康家园,许多残疾人通过艾草种植和产品加工重拾信心,有的甚至成为技术骨干或直播达人。“我们不仅要解决他们的就业问题,更要帮助他们融入社会,活出精彩人生。”吕佃起说。
在这片艾草飘香的土地上,残疾人用双手编织着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如康家园,正成为他们走向自立、自信的温暖港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