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的胆魄与“立”的智慧

■ 赵宗锋

美国硅谷流传着一个著名的经济学理念——达维多定律,主张企业通过主动淘汰旧产品、率先推出新一代技术来主导市场规则,形成行业标准;强调企业只有不断自我革新,勇于走出“舒适圈”,才能保持市场领先地位。

这一理念对企业适用,对产业发展同样适用。

聊城工业经济具备“硬核”实力,拥有32个工业大类、137个工业中类,日益完备的产业体系里,汇聚了一批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百亿级、千亿级产业集群,连续三年入选“全国先进制造业百强市”。但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在日益复杂的发展环境、日趋激烈的竞争态势下,聊城工业经济面临着不进则退、慢进亦退的严峻形势。尤其是在自身存在不少短板弱项的情况下,工业“硬脊梁”能否一直硬下去,需要我们察大局、明大势,在科技创新、绿色转型、市场扩容等事关工业经济长远发展的要点难点上,有“破”的胆魄和“立”的智慧。

三年来,在深入推进工业经济“头号工程”的过程中,聊城已经做了不少“破”与“立”的实践:实施技改项目1800余个,推动2000余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转型升级持续“上强度”;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连续三年走在全省前列,推动一批关键技术打破国际垄断,科技创新不只让企业,更让产业乃至这座城市焕然一新;企业培育“有声有色”,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均实现倍增,产业梯度结构正进一步优化……这些,都是聊城工业经济持续“向新”奔跑的基础和底气。

三年后的今天,我们进一步明确了未来一个时期工业经济发展的任务书、路线图,提出要稳存量扩增量,强化创新驱动,加快高端化、智慧化、绿色化“三化”改造,聚力“点线面”协同,加快推动产业格局、动力、模式、机制“四个重塑”,也是在运用“破”与“立”的辩证法,努力实现工业经济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适应变化,拥抱变化,敢于“破”、勇于“立”,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市委将今年的工作基调确定为“作风深化、实干争先,抓改革创新促高质量发展”,就是要进一步深化“三提三敢”,以作风深化筑牢改革根基,以实干争先激发创新活力,推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加快实现突破性变革,为聊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具体到推动工业经济发展上,我们应持续打好“创新牌”、吃好“改革饭”,让经济发展驱动力更强、含金量更足。

2025-07-02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72299.html 1 “破”的胆魄与“立”的智慧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