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基层治理的温暖实践

闲置门房变身“幸福发廊”,看似简单的空间改造,实则是基层治理智慧的生动写照。和谐新村以“空间换服务”“场地换资源”运营模式,将无人问津的闲置资源转化为惠及民生的暖心服务,不仅解决了老年人理发难题,更打通了基层治理的“任督二脉”。​

这一模式的核心价值,在于构建了多方共赢的良性生态。新村通过盘活闲置资产,零成本拓展了公共服务供给;商户以服务换场地,获得了稳定经营空间与品牌宣传;老年群体免费享受专业理发服务,获得感与幸福感显著提升。这种“党建搭台、资源整合、群众受益”的协作机制,缓解了基层治理中资源短缺与服务需求间的矛盾,为破解城乡治理难题提供了可复制的“解题思路”。​

更值得关注的是,“幸福理发店”的成功落地,犹如一颗火种,点燃了社会力量参与基层治理的热情。当低偿服务与志愿服务有机结合,当商户的商业需求与社区公益目标达成一致,基层治理便从“政府独奏”转向“多元合唱”。期待和谐新村继续深耕“一空间一特色”的服务矩阵,让更多闲置空间焕发新活力,让基层治理既有“解题智慧”,更显“民生温度”。

2025-07-02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72316.html 1 一次基层治理的温暖实践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