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文脉馨 两河风华宴
——夜聊城的“走新走心”
■ 本报记者 贾新伟 王保东 刘男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水城的城市脉搏跳动不息,彰显着别样的生机与活力。
从沉浸式夜游到夜间演艺,从星空露营到文创夜市……这些汇聚着多元化、特色化业态的夜间消费场景,如同繁星点点,装点着水城的夜空,也照亮了消费增长的新路径。
一场场精心烹制的文旅“夜宴”,不仅延长了消费时间、拓展了消费空间,更以其独特的文化魅力和休闲体验,成为驱动城市消费升级的强劲“新引擎”。
夜游——
繁星在塔尖闪烁的惬意之约
同心湖畔,水草丰茂、绿意盎然,崭新的露营基地镶嵌其间,白、绿两色的帐篷错落排布,婉约秀美,与潋滟湖光相映成趣。
露营是当下都市青年娱乐的新方式。高新区依托九州洼月季旅游景区,创新打造城市露营基地项目,不断拓展文旅融合消费新场景,让市民在“家门口”就能拥抱自然。
当月亮悄悄挂上枝头,营地的夜晚便展现出独特魅力。游客无须远行,在帐篷前或餐厅露台,即可将公园内震撼的水幕光影秀、童话般的城堡剪影、高耸的望湖塔夜景尽收眼底。
“真没想到,在城区,就能有这么棒的露营体验!”游客周梅打开了话匣子,“傍晚,我们一边烧烤,一边看对岸的水幕电影,感觉特别放松。这绝对是周末家庭聚会的完美选择。”
“云野湖畔·城市营地”于6月18日正式营业,规划清晰,既满足本地市民短途休闲、野餐需求,又适合外地游客过夜、住宿;露天餐饮区可自助烧烤,也可点餐。
“从空调帐篷的舒适,到沿湖餐厅的便利,再到坐拥公园核心夜景的独特视角,都是为了给市民提供一种零负担的精致城市微度假体验。”营地负责人崔乐乐介绍,自试营业以来,游客反馈良好,预订很火爆。
当星空在望湖塔尖闪烁,当欢声笑语在湖畔营地升腾,这座城市的夏夜,充满了新的活力与温情……
夜秀——
那是一座“没有围墙”的剧院
这是一段来自心与琴的倾诉对话。东昌湖水依依,4月13日19时30分,聊城市保利大剧院同往常一样热闹起来,吕思清小提琴独奏音乐会拉开序幕。
吕思清是当今乐坛最活跃的杰出小提琴家之一。演出现场,吕思清与琴童同台合奏、现场指导,给众多家长和孩子提供了近距离与演奏家对话的机会。
“听了老师的指导和其他琴童的演奏,觉得‘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自己还有很多需要提高的地方。”来自德州市的陈思琪今年13岁,从6岁开始学习小提琴。谈到这次活动,思琪妈妈说:“一看到这个活动的招募信息我就马上报名了,可以让孩子和大师同台交流,很难得。”
琴弦之上,与大师对话!“开阔眼界的同时,孩子们深层的潜力也被激发出来。”德州市音乐家协会副主席曲鹏玮说。
当日,现场观看演出的观众多达1100余人,其中,不乏来自濮阳市、济南市、邯郸市、德州市等地的乐迷。
“在聊城的两天时间里,我感受到音乐的魅力,也领略到聊城的风土人情与文化底蕴。”濮阳市民魏书岭感叹。
伴随着暑假的到来,一年一度的“八喜·打开艺术之门”也将如约而至,聊城市保利大剧院在7—8月份精心准备了13场精品演出,为青少年开启一场场充满奇妙与欢乐的艺术之旅。“该系列演出始终秉承‘高水准、低票价’的宗旨。”营销中心负责人贺休介绍,截至目前,已售出1500余张票。
东昌湖畔,艺术馨香,随波荡漾,迎风绽放……保利文化集团与聊城市的“牵手”,是我市民生为本、文化惠民、借船出海的创新举措。8年来,双方携手致远,走向更具魅力、更有质感的未来……
夜食——
味蕾满足中感受城市脉动
由古城东关桥向南,便是米市街——漕运兴盛以来,聊城最早的粮食集散地。
“做工的人傍午傍晚散了工,每每花四文铜钱买一碗酒……”熟悉的文字,在鲁迅先生的文章《孔乙己》中走来,落在“四文铜钱”小酒馆的文化墙上。
“四文铜钱”小酒馆,就在米市街和东关街的交叉口,前排为临街商铺,后为院落,原是一家杂货铺,现主要销售中式酒。
“文学人物中,我独爱孔乙己。”店主苏荣是一位95后姑娘,有想法又洒脱,“孔乙己脱不下的长衫,值得我们细细咂摸。”
如今的米市街家具厂,集餐饮、娱乐、休闲、零售于一体,引进了多种新兴业态:树下餐厅、“开锅”螺蛳粉火锅、时予湖景餐厅、“城门外”音乐餐厅、“空降花园”花艺工作室、小岛书吧……
时予,是一家以“时间予你”为主题的情调餐厅,湖景搭配红房建筑,主营精致融合菜、景观下午茶。整体装修完整保留了以前的建筑结构,以木质风格为主调。
米市街向东不远处,即是东昌府区总工会的老院落。红砖瓦房间,夜幕降临后,三五好友,围桌而坐,撸串畅饮,谈天说地,好不畅快!
欢喜小院,冬天以经营铜火锅为主,夏季结合北方人的“练摊儿”文化,增加了烧烤等美食。“每当夜幕降临,院内也随之热闹起来。现在天天爆满,翻台率在50%—80%。”店主沈超说。
“每天的晚餐时间,我们店里一座难求。”欢喜小院旁的银满堂内,店长陈涛说。
夜娱——
和音乐一道把世界调成微醺
“2025,小屋歌者再度从小屋走出来,再度背上吉他,行遍天涯来看你……”
6月7日20时,当吉他声在位于水上古城的不花民宿中响起,“大冰的小屋·百城百校音乐会”拉开帷幕。歌声中,传递着他们的理念:“一场音乐会或许影响不了这个世界,但或许,可以短暂照亮你当下的人生……”
因为热爱,所以落地。不花是一座面朝护城河、背靠古城的庭院民宿。民宿主人非常热爱旅行,且在旅行中只钟情于民宿。在聊城开一间民宿,是他计划已久的事情。
如今的不花民宿,已成为名副其实的社交聚集地:60%的空间被做成公共区域,夜间露天民谣现场、休闲书吧、湖景茶舍、情怀咖啡馆、阳光手作空间……住客及市民可在这里赏景、娱乐、享受生活,优哉游哉……
阳光跌落,月亮未起,那些情绪的“归属地”已经亮了灯,水上古城开始热闹起来了。
6月14日晚的木吉他音乐酒吧内,每一个音符都仿佛拥有生命,它们在空气中跳跃,诉说着远方的故事。一把木吉他,轻轻弹唱,悠扬的旋律如同草原上的风,带着自由与梦想的气息,让人仿佛置身于广袤无垠的大草原,感受诗与远方的呼唤。
夜融——
属于夏夜的恣意洒脱在此定格
激昂的鼓点、鼎沸的人声,一场汇聚全国顶尖龙狮劲旅的巅峰对决火热开场,全国十省近百支队伍、600余名选手热血角逐,为东宛园的端午狂欢注入澎湃活力。
暮色四合,夜光龙狮出场,在霓虹与鳞甲交相辉映中巡游全园。光影交错中,《非遗火壶》喷薄烈焰,照亮夜空;《非遗打铁花》如金雨流星,泼洒而下;美食街区炊烟袅袅,香气漫溢;烧烤广场纵情高歌,举杯谈笑;烟花盛宴色彩斑斓,如梦如幻……属于端午夏夜的恣意洒脱,在此定格。
东宛园景区以“地方特色+文化元素”为方向,丰富文旅业态,拓展夜间文旅消费广度与深度,围绕“夜游、夜娱、夜食、夜宿、夜购”五大主题,精心打造夜间文旅消费新场景,为游客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夜间游览体验,进一步拉动夜间经济发展。不断创新的演艺内容和形式,吸引各地游客纷至沓来。
丰富的商业业态,也为景区的“夜经济”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亲子乐园包含游乐场、动物园、梦幻时空影院等多种游乐设施;文创休闲打卡街运营着酒吧、书屋、元气补给站、竹韵茶馆、有礼文创店等时尚打卡店铺;祥元客馆依水而居,为游客提供独特的住宿体验……
“夜景太震撼了!”“灯光设计非常有韵味!”“亲子乐园很适合带孩子来玩儿。”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们的高度评价,正是东宛园夜间经济蓬勃发展的最好见证。
无独有偶,即将开业的“大聊之城”,是我市重点打造的跨省域级文商旅综合体项目。商业新零售中心、沉浸式文化体验中心、城市休闲娱乐中心、家庭微度假研学中心、“夜经济”餐饮中心等五大核心板块,将为消费者打造一个集“游、品、玩、观、买、演”于一体的综合性消费体验空间。
文化如水,润物无声;商业如舟,载梦前行。“大聊之城”以文化赋能商业、以旅游激活消费,必将成为“江北水城·两河明珠”的一张崭新名片。
记者手记
文化IP:“夜经济”的“破圈”引擎
一座城市,若“夜经济”仅靠烧烤摊儿、灯光秀,终将陷入同质化的困局。连云港盐河巷将《镜花缘》文学经典转化为全息投影沉浸剧《镜花绮梦》;许昌曹魏古城用裸眼3D重现“火烧赤壁”,带动游客从观史者变身历史参与者;临清东宛园以“地方特色+文化元素”为方向,将美食打造为“打卡地标”……种种实践,揭示了一条清晰路径:地方文化IP的深度开掘和创造性转化,能赋予“夜经济”独特的灵魂,成为驱动消费的核心引擎。
而让文化IP“破圈”,离不开科技赋能与年轻化表达。科技与创意,是激活传统的“双引擎”。
杭州文三数字生活街区将二次元文化注入“夜经济”,通过“梦幻西游”沉浸乐园与山海经光影展,用XR技术搭建虚实交织的时空。游客在NPC引导下,参与游戏化叙事,使传统文化在科技加持下焕发新生。
更值得关注的,恐怕是创意人才的集聚效应。杭州东巢艺术公园的“落日夜市”,由00后团队操刀,一年策划超百场活动,以“重交互、轻商业”理念重构夜市逻辑。
这种创新,本质上是在解构文化符号:当西游剪纸通过90后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手化作潮流文创,当土锤咖啡用“白咖夜酒+乡村演唱会”重构关中农旅体验,传统的边界便被彻底打破。
大唐不夜城以唐文化IP贯穿餐饮、演艺、购物;周至水街凭“免费演艺+生态修复”模式,创下节假日日均10万客流的纪录……这种生态共生的培育、“夜经济”“生态雨林”的打造,离不开制度创新——西安市政府打造5个“20工程”,用政策杠杆撬动业态共生。这些制度设计,为文化基因的“破圈”提供了坚实土壤。
城市的“夜经济”生命力,不在于灯光亮度,而在于文化深度。让传统在创新中“破圈”,让市井在文脉中升华——这或许才是点亮城市夜晚的真正密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