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爱霞:孝顺儿媳赛闺女
■ 本报通讯员 刁国辉 刘佳芮
“都说闺女是爹娘的贴身小棉袄,可俺看儿媳不比闺女差,家里这几个儿媳妇都是好样的,特别是小儿媳,更是没得说。”茌平区胡屯镇寺后刘村80多岁的刘老太逢人就夸。
刘老太口中的小儿媳是该镇陶桥新村村委会委员陈爱霞。在村子里一提到陈爱霞,大家都评价她是勤劳能干、公道正派的好干部;在公婆眼中,她是通情达理、知冷知热的好媳妇;在子女眼中,她是和蔼慈祥、朴实善良的好母亲。
1994年,陈爱霞嫁到寺后刘村。那时,她的公婆年近古稀、体弱多病,家境十分贫困,家中还有患语言障碍的大伯哥要照顾。这家中所有的重担,就由刚进门而又要强的她毅然挑起。作为儿媳,她尽心侍奉高龄的公婆,不怕脏、不怕累,买菜、洗衣服、收拾家务。她与两位老人朝夕相处,没有红过一次脸,更没有让老人受过一回气。
2006年7月3日,陈爱霞的公公突发脑血栓,后又出现脑出血症状,先后住院80余天。老人住院期间,陈爱霞一直在医院里尽心侍奉,有很多人还把他误认成老人的亲生女儿。在陈爱霞无微不至的照料下,公公病愈出院,可她却瘦了好几公斤。为此,两位老人逢人就夸:“儿媳妇比亲生女儿还亲。我们的儿子真是娶了个好媳妇。”
陈爱霞照顾老人、无私奉献的做法不仅使她在全村赢得了良好的口碑,也带动起村里年轻人尊老爱幼、孝敬父母公婆的良好风俗,营造出家庭和睦、邻里团结友爱的社会新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