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耕“责任田” 当好“大管家”

——我市扎实推动机关事务工作高质量发展

■ 本报记者 李兆宪

本报通讯员 郭革成

机关事务工作点多、线长、面广,是党和政府工作的重要一环,其核心是为机关提供优质服务。近年来,聊城市机关事务管理局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创新服务机制,强化制度供给,推动我市机关事务工作从“后勤保障”向“效能引擎”升级,为全市党政机关高效运转提供了坚实支撑。

拧紧“责任链”

以高效督办激活落实动能

“这份文件涉及多个部门,请务必今日协调反馈。”在市机关事务局各科室,这样的督办提示已成常态。近年来,市机关事务局创新建立“五定”督办机制(定人员、定科室、定任务、定要求、定时限),将800余份文件、30余场会议纳入闭环管理,形成“顺手事即时办、紧急事优先办、重要事专项办”的高效模式。

“过去文件流转效率不高,现在通过督办机制,办理质效明显提升。”市机关事务局办公室负责人介绍,在“四争”工作推进中,该局通过“清单式交办、节点式跟进、销号式管理”,实现一季度评比位列同组第二;针对事业单位绩效考核,落实“五定”督办机制,助力局属事业单位连续两年获评绩效考核“优秀”。分管局领导表示:“督办不是在‘找茬’,而是用‘钉钉子精神’打通高效落实‘最后一公里’。”

锻造“硬内核”

用制度创新释放管理效能

如何让机关事务工作既规范有序又充满活力?聊城市机关事务管理局的答案是——以制度创新破题。该局相继出台《聊城市异地交流领导干部周转住房管理办法》《聊城市市级机关办公用房维修办法》等制度,填补了市级技术业务用房评审等管理空白。“过去办公用房维修标准模糊,现在有了量化依据,审批效率提升40%以上。”有服务对象深有感触地说。

在深化校地合作中,市机关事务局与聊城大学共建研究中心、实训基地,推动“机关事务进课堂”,培养既懂理论又重实践的复合型人才。今年1月,该局参与报送的一篇国务院办公厅约稿信息被采用,连续四年在全省机关事务系统内对上供稿位居前三,彰显了其“谋”的深度——既做“千里眼”收集前沿经验,又当“智囊团”提供决策参考。

打好“组合拳”

为基层减负注入实干基因

“公车轨迹图与审批单同步印证,既堵住了漏洞,又节约了开支!”某单位的公车使用人员指着新上线的社会化用车管理系统点赞。今年以来,市机关事务局通过盘活闲置公车、严控维修项目等举措,审减维修改造费用22万元,市直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化汽车租车费用同比下降27%。

在公务接待领域,“云审批”成为新常态。依托全省公务接待信息系统,我市实现接待流程全透明,同步起草的《聊城市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实施细则》将进一步扎紧制度“篱笆”。公共机构节能方面,我市以全省合同能源管理试点为契机,获省级奖补95.75万元,推动能源资源利用效率跃升。

从“幕后”到“台前”,聊城市机关事务管理局正以“服务升级”回应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命题。“机关事务工作始终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服务,为机关高效运转服务。我们将持续深化服务创新理念,在现代化强市建设中书写‘实干答卷’。”聊城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苏云忠说。

2025-08-08 ——我市扎实推动机关事务工作高质量发展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74315.html 1 精耕“责任田” 当好“大管家”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