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防融合 共护健康
——莘县积极探索县域特色健康治理路径
■ 王士瑞 杨爱华 周长才
莘县以省级医防协同融合试点县建设为契机,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理念,积极探索“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服务模式。通过健全机制、强化协同、精准施策,构建起“疾控+医疗机构”协同联动、全民参与的便捷高效医疗服务体系,探索出一条具有县域特色的健康治理新路径。
创新工作机制
8月11日,笔者从莘县了解到,该县建立县疾控中心与5家县直医院“双向派驻、业务协同、信息共享”机制,设立医防融合办公室,制定《医防协同工作标准化操作手册》《医防融合人才培养与发展规划》,规范12类工作流程。在具体实施中,采取疾控专家参与临床查房、医院公卫人员学习流调的轮岗交流方式,累计培训120人次,有效实现“医懂防、防懂医”的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这一创新机制不仅为当地医防协同工作提供了制度保障,更助力莘县成功入选省级试点县,推动协同作战常态化运行。
实施百日行动
针对传统科普覆盖面窄、形式单一、参与度低等痛点,莘县创新推出以“科学防控传染病 健康守护千万家”为主题的传染病防治知识“百日科普行动”。组织全县医务人员,创作短小精悍、通俗易懂的科普视频,通过“微传播、广覆盖”的立体化模式,将医疗防治与预防科普深度融合,构建起全民参与的健康知识传播体系,实现裂变式扩散。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专题报道了莘县组建科普专家库的做法,其健康治理经验还登上《山东通讯》,133个健康科普创意视频被健康中国政务平台采用,相关经验在全省健康促进大会推广,在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公布全省老年人健康生活方式典型案例入选名单中,莘县张福云、常继东2名老人入选。
深化协同攻坚
莘县着力推动传染病防控由“被动应对”向“主动防控”转变,聚焦关键领域,深化医防协同、医防融合。一是筑牢传染病防控前沿阵地。疾控中心与医疗机构实现数据、资源联动,推广呼吸道多病原检测,县级医疗机构覆盖率达80%,艾滋病、结核病等重点传染病防控患者信息传递效率提升40%。围绕自然灾害、传染病疫情等场景,通过“定期+不定期”实战演练,打造“1小时应急响应圈”。23类主体获评聊城市健康细胞称号。二是形成慢性病管理闭环。构建“疾控中心+县级医院+基层医疗机构+家庭医生”四级协同网络;对3.2万名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患者实施“红黄绿”分级管理,实现慢性病管理从“碎片化”向“闭环化”转变。莘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被评为国家级糖尿病规范化管理三星门诊,其家庭医生签约工作获新华社报道。三是推进癌症防治关口前移。扩大肺癌、胃癌、结直肠癌等高发癌症重点人群早期筛查覆盖面,建立“防筛诊治管”全链条机制,推动重心向预防和早诊早治转变。邀请山东省立医院、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中心医院专家教授培训授课,加强癌症防治科普,提升公众早筛意识和识别能力。
从机制创新到全民参与,从疾病防控到健康促进,莘县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实践,持续擦亮医防融合的县域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