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心卡”架起服务连心桥

■ 本报记者 张颖 本报通讯员 唐明强

“没想到这张‘连心卡’这么管用!打一个电话就有人来帮我们了。”8月14日,在冠县崇文街道育龙庄园小区,被某装饰公司拖欠工资的农民工拨通了朱霍三里社区负责人崔志庆的电话。在崔志庆的调解下,欠薪问题得到解决,农民工兄弟紧锁的眉头也舒展开来。

在崇文街道,这张印有社区书记、民警和网格员姓名、电话和服务承诺的“连心卡”,成为联系服务群众的“金钥匙”。结合“基层治理提升年”,崇文街道精细划分195个社区网格和214个农村网格,428名村(居)“两委”干部和社区工作者定岗定责,通过“敲门行动”将卡片送到居民手中,畅通点对点反映渠道,让居民的操心事、烦心事得到高效温暖的回应。

“连心卡”不仅畅通了居民反映问题的渠道,更激发了网格员主动发现问题的能动性。高三里社区陶然居小区网格员张敏在“敲门行动”中敏锐捕捉到一条信息:一居民因不满邻居的噪音,竟使用“震楼器”反击,邻里关系剑拔弩张。“这事我得管,还得抓紧管,早介入才能化解矛盾。”张敏联合物业和社区调解小组,多次上门调解。8月1日,双方终于达成共识:楼上住户铺设了隔音垫,楼下住户也拆除了“震楼器”。一场“暗战”烟消云散,邻里关系重归和睦。

“没想到网格员这么负责任!在她的督促下,我彻底消除了心病。”陶然居小区一位业主说,他因车库房顶反复漏水倍感糟心,8月4日,通过“连心卡”联系了网格员李欢欢。李欢欢详细记录问题后,立刻将情况反馈至物业并持续跟进督促解决。很快,维修师傅主动和他联系,并约好时间上门维修。最终,问题得以圆满解决。

一张张“连心卡”,连起了千家万户的心,也架起了高效服务的连心桥;既体现了解决问题的速度,又彰显了人性关怀的温度。居民手中的“连心卡”,不仅是反映问题的“快捷通道”,更成为社区干部和网格员践行“马上办”理念的承诺书——以最快的响应速度解决难题,以最暖心的工作方式化解矛盾,让“有事情、找网格”成为居民信赖的依靠,也让和谐融洽的氛围充盈在社区的每一个角落。

2025-08-18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74782.html 1 “连心卡”架起服务连心桥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