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展经典讲堂,深入基层义诊,成无己纪念馆——
中医药特色活动守护群众健康
本报讯 (记者 孙克峰 马永伟) 8月16日,位于聊城市古城楼北大街的成无己纪念馆内,四场特色活动相继开展,让中医药文化在古城深处焕发蓬勃生机。
当日清晨,成无己中医经典讲堂内座无虚席。这个每两周举办一次的课堂,9年来,吸引了200余名基层执业中医师深耕经典。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山东省名中医药专家、聊城市成无己研究会会长谷万里的授课,将成无己的医学智慧与临床实践相结合,持续夯实全市基层中医药服务基础。
与此同时,成无己职业培训学校的四间实操教室内也济济一堂,保健按摩师集训正火热进行。作为集训的授课老师,聊城市肿瘤医院中医康复科主任姜鹏正俯身指导学员手法,讲解细致到每一个穴位的按压角度。该校始终向中医大健康领域的有志者敞开大门,尤其面向就业困难群体,为他们提供系统培训并颁发全国通用证书。学校构建的“精准培训—权威考评—多元安置—长效跟踪”全链条服务闭环,搭配随到随学随考的灵活模式,让学员掌握一技之长。
夜幕降临,聊城市中医夜校暨成无己讲堂第八讲如约开讲。聊城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院副教授郭桂华以《情志养生:中医视角下的压力舒缓与情绪管理》为题,讲述情志基础理论、情志调摄方法及特殊人群调护等知识。每周六晚的固定相聚,让中医养生走进寻常百姓家,每期都有80—100名学员参加,折射出市民对中医文化的热情。
聊城市成无己研究会的义诊活动贯穿全天。研究会自2016年成立起,专家深入社区农村义诊已成常态。纪念馆内的成颐堂中医馆中,武守恩、陈德光、靳才华等中医专家长期坐诊。当天,谷万里来到成颐堂中医馆,望闻问切间,将中医的关怀送到群众心坎上。
谷万里表示:“从专业人才培养、就业群体技能赋能,到市民健康素养提升、基层群众健康守护,这四项常态化活动在纪念馆交融,勾勒出聊城中医药文化惠民利民的生动画卷。”九年如一日的坚守,让中医药文化的种子在古城生根发芽、枝繁叶茂,持续为城市健康增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