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服务升级 便民暖心
——聚焦莘县“医路通”改革
■ 本报记者 苑莘
本报通讯员 张彩霞
资源不均、设施落后造成的“看病难”问题,一度是基层医疗的痛点。今年以来,莘县以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建设为契机,推出了医疗机构全生命周期审批服务改革,以“便民”为核心,用“全链条集成、全流程优化、全要素保障”的创新机制,为医疗行业注入源头活水。9月5日,莘县行政审批服务局局长史乃明自豪地说:“改革的灵魂就是便民。我们让数据多走路、群众少跑腿,把审批变成一项暖心服务。”
线上线下“一张网”
群众办事零跑腿
莘县在改革过程中,坚持部门联动扫清堵点。由审批部门牵头,联合卫健、医保等部门召开联席会议,梳理出群众办事的“痛点清单”,并制定《“医路通”改革方案》。“我们每周召开一次联席会议,各部门实时共享数据,把企业重复提交的材料‘砍掉’40%,办事时间压缩90%。”史乃明说。
数据共享“一键通”。通过审管互动平台和电子邮箱,推动要件信息线上推送,实现“数据多走路”。同时,设立线下专窗,提供全流程咨询辅导。诊所负责人刘继超感慨道:“以前办理诊所备案和放射人员工作证要跑两个部门,现在一个窗口就能搞定,确实方便!”
清单化服务“一窗办”
百姓填报零负担
在改革过程中,莘县推出了事项清单“一本通”。整合医疗机构设立、变更、延续等高频事项,形成“1+N”主题场景,登记、变更、校验、延续、注销,统一为《“医路通”集成服务目录》。同时,将分散的指南融合为《综合指南》,材料精简率达40%。史乃明说:“我们推出‘零基础’模板和视频指导,新手也能10分钟学会填报,真正便民到家。”
改革实现了表单材料“一次填”。合并重复内容,制定《一张表单》,实现共性信息共享、个性信息单独填写,材料复用减少72%。老百姓只用提交一份表单,部门就能共享使用,填报复杂度大幅降低。从中受益的乡村医生于海洋说:“以前换证要填五张表,现在一张搞定,政府这项便民举措,让我们能把全部精力都用在服务患者上。”
同步勘验“一链办”
审批提速90%
改革方便了群众,实现了勘验核查“一次过”。对放射诊疗验收和执业登记等项目,变“分次勘验”为“同步勘验”,一次性完成验收,减少机构跑动次数。办理时限较传统模式提速90%,让群众体验到“立等可取”的便捷。
此外,莘县还建立市县联动机制,对跨层级事项(如医疗广告审查)启动并联审批,实现异地受理和同步办结。史乃明介绍:“我们通过《服务流程图》强化监管,审批结果实时推送,确保便民服务不‘打折’。不久前有家民营医院从申请开业到运营,审批时间从30天缩短至3天。”
莘县的全生命周期审批改革,不仅破解了基层医疗沉疴,更让“便民”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引擎。目前,改革已覆盖全县80%医疗机构,群众满意度超95%。这不仅是审批的升级,更是为民情怀的生动写照——数据在跑,民心在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