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单点突破”到“链式创新”
——高唐县多项科技创新成果落地见效
■ 本报记者 刘亚杰
本报通讯员 李云铮
9月11日,在山东中探机械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工人们正专注调试四缸泥浆泵。“我们突破多项‘卡脖子’技术,这款泥浆泵已应用于三峡、鸟巢等重大工程,还出口到30多个国家。”技术负责人李鲁杰自豪地说。2025年上半年,该公司产值同比增长9.2%。
在不远处的和和能源(山东)有限公司实验室,技术团队正对新一代低氮燃烧器进行最终检测。公司总经理盛永钢说:“我们联合高校研发绿色燃烧技术,氮氧化物排放量远低于国家标准,产品供不应求,今年上半年产值较去年同期翻了一番。”
企业满满的创新活力背后,是高唐县持续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深度融合的努力。今年以来,高唐县以“链长制”为核心举措,组建创新联盟,针对性破解产业技术瓶颈,助力装备制造、康养食品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同时推动新兴产业加快发展。高唐县推行“企业出题、高校解题、成果就地转化”的产学研合作模式,已取得多项实效。时风集团与山东理工大学共建智慧农业实验室,研发的无人播种机定位精度达厘米级;时风集团、九路泊车两家企业承担的重大创新工程项目,获省科技厅756万元资金支持;奥克特饲料等6家企业获得市级产学研引导资金147万元,资金数额和项目个数均居全市首位。此外,山东大学合成生物创新中心已签约落地高唐;聊城大学7名教授以“科技副总”身份,衔接高校实验室与企业生产车间……如今的高唐,区域发展动能正由“技术引进”向“内生创新”转型。
在人才方面,2183名青年人才的加入,进一步激发了县域经济创新活力。高唐县科技局分管负责人刘春晗介绍:“我们主动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县主要领导带头对接高校、引进人才,目的就是让实验室的科研成果更快转化为生产线的产品。”今年上半年,该县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同比增长19.3%,63个技术改造项目投资增长14.8%,创新动能不断释放。除传统优势产业外,高唐县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领域企业同样表现突出。山东国宏生物在面临市场波动的情况下,仍投入1.8亿元建设智能化新厂区,推动大豆蛋白产品向高端化发展;好佳一生物乳业通过参与制定行业标准、引入国际IP,成功拓展了国内外儿童食品市场。高唐县还大力推进绿色制造与数字转型。其中,奥博生物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高唐经济开发区入选市级绿色工业园区;新增省级智能工厂3家、“晨星工厂”7家,有效发明专利数量同比增长8%。
从“单点突破”到“链式创新”,从“传统制造”到“智能制造”,高唐县企业凭借科技创新不断提升行业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