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力聊城 乘风而“滑”
——全国轮滑盛宴点亮 “两河明珠”
■ 本报记者 刘庆功
金秋十月,聊城涌动着蓬勃的运动热潮,一场汇聚全国轮滑爱好者、覆盖多组别多项目的轮滑盛宴,正带着速度与激情在这座城市热力登场。
10月3日上午,2025年中国·聊城(江北水城·两河明珠)体育旅游文化节全民轮滑嘉年华暨全国轮滑赛(山东聊城站)在高新区九州洼月季旅游景区东门广场盛大开幕。1300余名来自全国各地的选手齐聚于此,开启了持续5天、多个场地的体育盛宴。
上午9时,发令枪响划破晴空,2025年中国轮滑马拉松公开赛(山东聊城站)正式开赛,选手们身着各色装备有序冲出起点:全马组的中老年选手沉稳发力、青年选手风驰电掣,半马组的参赛者步伐稳健,四分马的少年们活力奔涌,迷你马的参与者不分年龄尽情享受赛事乐趣——覆盖老中青少的多组别赛程里,不同年龄、不同节奏的滑行姿态,共同勾勒出全民健身的生动图景。
赛道两侧,观赛人群的热情与选手的活力交融激荡。市民们一边高声助威,一边用手机镜头记录着每一个精彩瞬间。“看着选手们在赛道上飞驰,自己都跟着热血沸腾!”市民马超的感慨道出了众人心声。经过两小时角逐,各项目奖项逐一揭晓,来自黑龙江大庆市、21公里女子组项目冠军姜艳波盛赞聊城极佳的赛道体验,让她在整个赛程中充满了动力。
这场开幕赛事,如同一个活力开关,瞬间激活了整个城市的运动基因。
开幕赛事的激情未褪,遍布全城的赛场已接续把活力传递下去。10月3日午后,九州洼月季旅游景区东门广场再度热闹起来,“MX名星伴我行”恐龙快跑轮滑趣味赛现场,孩子们身着卡通装备灵活滑行、积极比拼,专注又活泼的模样为赛场注入活力。10月4日至5日举办的2025年U系列中国青少年轮滑巡回赛(山东聊城站)赛事覆盖多年龄组别,包含速度轮滑与自由式轮滑核心项目,比赛场地分布于体育公园、九州洼月季旅游景区及当代购物中心,为青少年搭建起展现轮滑技艺的舞台,传递青春运动活力。同期举行的大学生轮滑交流赛,更以青春风采为活力版图增添亮色。夜幕降临,水城明珠大剧院的“聊城轮滑星光夜”,在灯光映照下交织成轮滑艺术的盛宴。
10月5日起,全国轮滑(速度轮滑)公开赛与全国青少年轮滑(自由式轮滑)锦标赛相继开赛,聊城市体育公园的专业赛场上,顶尖选手们的极限比拼引来阵阵惊呼,每一次加速、每一个过弯都彰显着竞技体育的硬核活力。来自东阿的选手刘芃晔在全国轮滑(速度轮滑)公开赛儿童女子组三百米计时赛决赛中斩获冠军,赛后她难掩喜悦:“拿了第一特别高兴,还认识了很多高手,以后我会更加努力,参加更多比赛!”
赛事期间,天公不作美,小雨渐至中雨,湿滑的场地给比赛增添了不少难度。速度轮滑裁判长孙新强坦言:“轮滑对场地要求本就高,现在地面湿滑,运动员年龄又小,不仅要克服摔倒的问题,还要兼顾支撑与滑行,对他们来说是不小的挑战。”即便如此,赛场上的小选手们没有轻言放弃。“不断有孩子滑倒,但他们都能快速爬起来,继续冲向终点,这就是最棒的!”一位在场边加油的家长满脸骄傲地说,孩子们在逆境中展现的韧性,让这场赛事更具意义。
从亲子趣味赛到专业锦标赛,从日间竞技到夜间展演,多维度赛事让活力渗透到城市的每一个角落,也让远道而来的参赛者与组织者深深爱上了这座城。北京阿布溜溜代表队领队吴俊宏明确表示:“未来如果聊城继续举办比赛,我们会一直支持!”天津蓝斯克国际轮滑中心领队李达已是第三次带队伍来聊城参赛,他感慨道:“聊城对比赛的重视程度肉眼可见,每次都让人很安心。”辽宁萌星C-ONE.T轮滑教练张宏亮也对赛事赞不绝口:“比赛的氛围感、体验感都很棒,赛场环境更是国内一流!”
这场轮滑盛宴,早已超越了体育赛事的范畴。9月9日启动的全国轮滑冠军进校园活动,提前将运动种子播撒进校园;赛事期间,多部门联动实施交通保障,用专业服务护航赛事。聊城轮滑嘉年华组委会竞赛组工作人员彭宇介绍:“这是我们第三年在聊城举办全国轮滑赛事,政府给予的保障支持力度很大,每次办赛都能吸引众多市民前来观看,在大家的掌声和呐喊中,我们真切感受到了聊城人民的热情。”而赛事之余,不少工作人员也走近东昌湖、登上光岳楼,亲身感受“江北水城·两河明珠”的独特魅力。
5天时间里,从开幕时的全城聚焦到各赛场的持续升温,这场轮滑嘉年华以“开幕引爆、全域联动”的态势,让活力成为聊城最鲜明的秋日底色。它既展现了全民健身的普及深度,也彰显了城市设施的承载力度;既传递了竞技体育的拼搏精神,也彰显了民生福祉的温度。当最后一场赛事落下帷幕,“活力聊城”的印记已深深镌刻在选手的记忆里、市民的笑容中,成为聊城高质量发展的生动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