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千亩良田“贷”来新希望
——临清市精准发力解企业融资难题
■ 尹腾淑 刘伟红
在乡村振兴战略向纵深推进的关键阶段,破解传统农业生产效率低、规模效应弱、农民增收难等痛点,成为推动农业现代化转型的核心课题。
近年来,临清市以土地流转为重要突破口,充分发挥金融的支撑作用,引金融“活水”、助产业兴旺,为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注入新动能。
千亩基地破局起步
“要搞规模化良种培育,土地流转、整理,种子、设备采购,还有农技人员培训,每一步都离不开钱。”10月7日,鸿丰种业负责人对项目启动初期的困境记忆犹新。
为响应农业现代化政策号召,该公司流转1000亩村民土地,打造覆盖“耕、种、管、收、储、加、销”全链条的小麦良种培育基地,并创新推出“保底+分红”利益分配模式,由农户、村集体与家庭农场按约定比例共享收益,从制度上保障各方权益。
然而,前期庞大的投入让公司陷入资金困境。关键时刻,临清市刘垓子镇政府主动靠前服务,在企业缺乏传统担保物的情况下,积极对接金融资源,为企业成功匹配“强村贷”产品,并协调山东省农业发展信贷担保有限责任公司提供担保。最终,鸿丰种业顺利获得300万元融资。这笔资金不仅加快了千亩基地的建设进程,也让农户和村集体对项目落地充满期待。
规模扩张遇资金瓶颈
随着小麦良种培育基地逐步步入正轨,鸿丰种业今年计划进一步扩大规模、完善产业链,但“二次融资难”问题再次显现——受已有授信限制,企业短期内难以从单一金融机构获得新增资金。
得知企业困境后,刘垓子镇挂职金融专员第一时间介入,主动对接多家金融机构,详细介绍基地的运营成效、未来规划及带动集体增收的社会效益。经多轮沟通协调,临清农商行认可项目潜力,决定为鸿丰种业追加200万元授信。
“多亏了金融专员的‘穿针引线’,让我们能顺利完善基地设施,今年的良种产量和品质都有了更足的保障。”企业负责人难掩激动之情。
效益可期惠及多方
随着后续200万元资金注入,鸿丰种业千亩小麦良种培育基地的升级改造正有序推进。据测算,项目成熟后,企业每年农产品销售收入预计可实现10%以上的稳步增长,不仅能直接带动周边100余名村民就近就业,还将为村集体每年增加6万元分红收入,切实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力。
“金融不仅是解决企业资金难题的‘钥匙’,更是撬动乡村产业振兴的‘杠杆’。”刘垓子镇相关负责人表示,该镇将继续发挥金融专员的桥梁纽带作用,深化政银担合作机制,推动更多金融资源向农业产业倾斜,以金融“活水”滋养更多乡村振兴项目,助力农村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让农民共享发展红利,让乡村振兴的底色更浓、成色更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