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桃棚里春意浓

■ 张燕 张清强

3月21日,在冠县清泉街道刘神伯东村的樱桃温室中,春意浓浓,一行行整齐的樱桃树枝繁叶茂,枝头挂满了青绿色的果实。在阳光的映照下,青绿色的樱桃透明发亮,如同用翡翠雕刻成的一般。

“没有指路人,村庄很难发展。从‘空巢村’到樱桃种植专业村,刘神伯东村的发展多亏了清泉街道党工委的引领和扶持。”谈及刘神伯东村的变化,刘神伯新村党委书记任东霞感慨道。

任东霞今年59岁,打他记事起,刘神伯东村一直以种植小麦、玉米等传统农作物为主。村民的收入来源单一,除去基本开支所剩无几,日子过得捉襟见肘。

为改变村庄贫穷落后的面貌,2014年,冠县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带头深入刘神伯东村,与村民共同探讨村庄发展之路。最终,他们决定种植樱桃,并研究制定村民改种樱桃优惠政策。

“村民很积极,第一年就种植了1242亩樱桃。当时,一株樱桃苗31元,政府每株补贴15元,连补2年;另外每亩地再补贴300元,连补3年。”时隔8年,任东霞仍清晰记得当时的情况。

渐渐地,樱桃种植有了收益,村民的腰包鼓了起来,外出打工的年轻人也陆续返乡。刘神伯东村现有人口2244人、耕地2370亩,樱桃种植面积超过2000亩,用“家家户户种樱桃”形容也不为过。

“原来咱这种的是露天樱桃,现在村里盖了大棚,村民改种大棚樱桃了。大棚樱桃比露天樱桃早上市1个月,价格是露天樱桃的2倍多。”村民任同广说,他是刘神伯东村最早种植樱桃的一批人。

任同广所说的大棚是清泉街道利用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为刘神伯东村修建的,产权归村集体所有,承包费以分红的形式发放给贫困户。樱桃大棚不仅使清泉街道辖区内的9个村庄182户337名贫困群众顺利脱贫,也带动了周边有劳动能力的老年人再就业。

“1天80元,活儿也不累。孩子成家了,在家没啥事,来这儿既能挣钱,还能打发时间。”今年73岁的朱凤兰说。儿女成家后,老两口把地分给了孩子,因身体硬朗且无事可做,他们便来到樱桃大棚打工。

随着刘神伯东村樱桃种植面积的扩增,像朱凤兰这样上了岁数的老年人,也都找到了力所能及的活儿。“要是没有樱桃,谁会雇俺们70多岁的老人干活呀?”朱凤兰乐呵呵地说。

眼下,刘神伯东村依然紧盯樱桃产业,做好致富文章。“我们正在着手筹备赏花节、采摘节,尝试发展乡村旅游,扩宽群众增收渠道,带领更多群众致富。”任东霞对刘神伯东村的发展充满信心。

2022-03-24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9086.html 1 樱桃棚里春意浓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