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见面”也能“办成事”

——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多措并举实现政务服务与疫情防控“两不误”

工作人员展示高频事项二维码图集。 ■ 路延民

■ 林金彦 孟庆强 王健

当前,我市疫情防控形势呈现总体平稳、可管可控态势。3月25日,记者走进聊城市政务服务大厅,前来办理业务的群众在完成亮码、测温、信息登记之后,陆续进入大厅办理业务。

实施人员限流和线下业务预约服务、制作“高频事项‘码’上告知”二维码图集、采取线上方式对企业生产现场进行“远程会诊”、对简易低风险市政工程建设类业务实施“远程勘验+承诺”……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多措并举,有效减少人员聚集,坚决筑牢疫情防线,实现了政务服务与疫情防控“两不误”。

严控线下业务办理

市政务服务中心是服务企业群众的公共场所,人流量大且密度高,疫情防控情况复杂。为有效减少人员聚集,3月17日,市政务服务中心发布《关于疫情期间调整线下业务办理模式的公告》,实施人员限流和线下业务预约服务模式。

市政务服务中心积极引导企业群众通过“网上办”“掌上办”等非接触方式办理业务,提醒非紧急事项延期办理,非必要不到市政务服务中心线下办理业务。确需来大厅办理业务的,需要在山东省政务服务网聊城站、“聊城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微信公众号或拨打相应预约电话进行预约,并做好自我防护,严格落实各项疫情防控要求。

为减少办事群众和工作人员的直接接触,提高办事效率,市行政审批服务局还探索出多种办理业务的便捷方式。以社会事务审批科为例,该科对群众多次咨询、办理频次较高的事项进行统计,制作了科室“高频事项‘码’上告知”二维码图集,并打印成册,摆放在显著位置。群众只需拿出手机,扫描一下二维码,就能立马获知设定依据、申请材料、办理流程、办理依据等信息。即使相关政策或者申请材料等有变动,只需工作人员在后台修改,群众获取的信息即可同步动态更新。

创新思路再造流程

市政工程建设类业务较多,其勘验业务繁重,企业施工需求迫切。对于简易低风险市政工程建设类业务,市行政审批局换位思考、主动服务,推出“远程勘验+承诺”新举措,高质高效完成企业和群众申办的业务事项,确保政务服务工作再提速。

市行政审批服务局指导办事企业通过政务服务平台线上提交申请表、承诺书,然后借助网络信息化手段,以拍摄图片、远程视频连线等代替传统现场勘验的方式,确定企业是否发放电子证照或邮寄许可文书,真正实现“不见面”“无接触”就能办成事。

针对现场勘验的审批事项,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创新思路,再造流程,认真梳理,并逐一制定条目式、具体化、易理解的现场勘验要点并组织实施。流程由原来的“提交材料→现场审核→许可决定→发证”,优化为“提交材料(线上)+远程勘验+承诺→决定发证”,减少了审批环节,缩短了审批时间,特别是在办理一些流程、条件、要素相对简单的事项时,效果尤其明显,达到了“分钟办”甚至“秒办”。

“远程勘验+承诺”模式打破了原有需面对面勘验的距离、空间和时间的限制,缩短了办事时间,提高了办件效率,减少了工作人员和办事群众之间的接触,实现了“零接触”审批。今后,该局将建立更加行之有效的常态化线上勘验制度,全面推行“全流程线上审批”。

有温度的政务服务

“你好,我们打算生产酸性氧化电位水生成器,需要办理消毒产品企业卫生许可证,不知道申报流程,你们能不能指导一下?”“我们针对疫情防控物资有关许可审批开通了‘绿色通道’,还可以采取线上方式提供远程服务。”日前,市行政审批服务局接到了来自高唐县企业负责人的咨询电话。

该局安排专人对接企业,全过程远程服务,提供不见面全方位指导。工作人员通过视频的方式,对企业生产现场进行了“远程会诊”。随着手机镜头的移动,企业负责人适时提出疑问,工作人员及时给予解答。历时一个多小时,跨越空间对企业生产条件进行了全面巡查,完成了企业申请材料填写、生产车间布局规划等方面的全面指导。随后,工作人员依据视频所见及对话问询情况梳理了具体意见,直接反馈给了申请企业,让企业足不出户接受了详细的业务指导。

近期,有关疫情防控产品生产审批的相关咨询增多,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对此开通了“绿色通道”,综合施策,加快办理,并充分发挥线上资源优势,综合运用政务服务平台及微信、电话等手段提供远程服务,提供有温度的政务服务。

2022-03-29 ——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多措并举实现政务服务与疫情防控“两不误”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9282.html 1 “不见面”也能“办成事”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