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盛国同:防疫一线的“老黄牛”
■ 本报记者 鞠圣娇
跟盛国同约了四五次采访,每次他都说:“再等等吧,这几天太忙了。”3月30日下午,记者终于见到了他。
作为度假区于集镇中心卫生院防疫科科长,2年多来,盛国同为了疫情防控忙前忙后。
疫苗接种、流行病学调查、院内感染防控、预检分诊、核酸采集、重点人群转运、隔离点值守、重点人群家庭消杀……与这些工作相关的人员安排、物资分配、车辆调配,都是盛国同要操心的事。
然而,为保证正常的医疗秩序,于集镇中心卫生院临床一线人员继续坚守岗位,盛国同能调配的人手有限,每天他都在“作难”。
“我们卫生院人少,一个萝卜一个坑,只能先顾着要紧的工作。”盛国同说。
50岁的他像年轻人一样,只要工作需要,不论什么时间,只要接到命令,他就会立刻出发。
他和同事一起去济南转运重点人员,穿着防护服坐在救护车上一等就是七八个小时,饿了只能用泡面、火腿肠充饥;他一天两次到市区的医院送核酸样本,每次都需要卡着时间送到;他和同事一起下村为居家隔离人员采集核酸、接种新冠疫苗,一忙就是一整天;在开展全员核酸检测过程中,有一天,盛国同忙到了凌晨三四点,休息两三个小时后,他又抖擞精神重新上阵……正是这些看似琐碎却重要的工作,填满了盛国同的时间,也筑牢了基层疫情防控屏障。
“他就像一头不知道休息的‘老黄牛’,眼里都是活儿。班上一有空闲,他就主动找工作干。比如,到村卫生室检查疫情防控措施等,好多别人想不到的事,他总能提前想到、干完。”于集镇中心卫生院院长闻玉卉这样评价盛国同,“多难的工作,他都能想办法完成。”副院长刁洪新也说:“盛科长把自己的电话号码留给群众,群众给他打电话咨询,他从不嫌烦。我们都要向他学习。”
“我们医院凝聚力很强,不管是领导还是职工,大家都没少干活,只不过都不说罢了。我也只是干好了自己的本职工作。”听到同事们的评价,盛国同不好意思地笑了。这位有着30年党龄的老党员把对人民群众的热爱和对党的忠诚融入到了工作中,尽管自己累得眼睛通红,却总是说自己家离医院近,工作起来方便,多干点工作也没啥。
采访期间,盛国同的电话一通接一通,有的是让他安排人员送隔离人员回家,有的是咨询他何时能上门为老人接种新冠疫苗,他都一一耐心解答。
“这两天稍微轻松一些,昨天睡了个好觉,今天精神足着呢。我时刻准备着。”盛国同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