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盏明灯映初心

——临清市开展“党员一盏灯、企业一份情”活动纪实

■ 本报通讯员 王鹏飞

本报记者 夏旭光

一个月时间,临清市党员干部、企业家主动捐款660万元,安装路灯3.57万盏,让全市600个自然村的背街小巷全部亮起来!

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解决农村背街小巷路灯缺失的普遍问题,让群众夜间“走上光明路”,2月下旬,临清市发出“党员一盏灯、企业一份情”的倡议,号召党员干部、企业家等捐款捐物,帮助安装路灯,保障老百姓的出行安全。

一个月过去,不花政府一分钱,路灯全安完!

汇集民意

群众冷暖放心上

“咱村的路灯很多不亮了,有的胡同里还没安路灯,晚上出门很不安全。”2月17日,老党员刘树青在松林镇麻佛寺网格党支部参加第23次“党员夜会”时,提出路灯毁损缺失的问题。“俺家孩子晚上放学回来得拿个手电筒,天气好的时候还好说,要是赶上阴天下雨,别提多不方便了。”参加“党员夜会”的李福喜接过话茬说。

乡村要振兴,基础设施建设是关键。“解决路灯缺失问题,关系到群众夜间出行安全,这个诉求必须马上办。”2月18日,接到群众诉求后,临清市委组织部党员教育中心主任李德强立即向部务会作了汇报。该市迅速成立专项调研组,详细摸底当前农村路灯安装维护情况。

经调研,实现背街小巷路灯全覆盖,临清市16个镇街至少还要安装3.46万盏路灯,共需资金600万元。

事关群众切身利益,安路灯的钱必须想办法筹集!2月23日,临清市委组织部、市委统战部发出“党员一盏灯、企业一份情”的倡议,计划通过“党员干部拿一点、企业组织捐一点、农村集体出一点、村级经费补一点”的方式,多渠道筹措资金,购买经济耐用的照明设备。

2月24日,第24次“党员夜会·红云课堂”由松林镇主办,主题是“党员一盏灯、企业一份情”。松林镇段郝庄网格党支部书记韩增威,临清市林城纺织有限公司总经理、松林镇商会会长任广禄,松林镇党委副书记周正圆通过网络,从镇、村、企业三个角度,向临清市600多个“党员夜会”分会场的1.4万名听众讲述了开展此次活动的意义。

众志成城

纾难解困聚合力

收到倡议后,临清市驻京流动党员党委副书记张兴臣立即带头向老家西堡村捐赠了1万元,同时积极组织临清市驻京流动党员党委成员、在京党员和临清籍企业家捐款。“这是为家乡发展贡献力量,作为党员要积极参与进来。”倡议发出当晚,张兴臣便接到39位企业代表的来电,表示愿为“点亮”家乡出一份力。

2021年以来,临清市委组织部创新开展“党员夜会”制度,锤炼了市镇村三级党员干部队伍的能力作风,更推动了党员干部群众积极参与乡村共治,实现“大党建”引领“微治理”。在“党员夜会”上,各村党员干部群众就路灯的数量、样式、位置、安装、维修等问题进行商议,并踊跃捐款捐物。临清市委组织部、市委统战部还联合16个镇街、600个自然村,通过电话告知、召开座谈会、微信联络、制作宣传页和短视频等方式,针对不同群体和组织分别发出倡议,进行广泛发动,联络到临清籍在外人员16006人。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

“我是一名老党员,也是一个老兵,入党的初心就是为老百姓干实事,给党组织分忧解难。为村里安装路灯既是服务大家也是方便自己,我先捐400元!”在金郝庄镇石集西村“党员夜会”现场,85岁的抗美援朝老兵高秀福质朴的话语打动了在场所有人。在他的带动下,石集西村收到党员干部群众捐款60950元。

2月26日,刘垓子镇93岁的老党员李春祥得知此事后,不顾腿脚不便,特意来到姜油坊村党支部,亲自把500元塞进红色捐款箱。

“虽然我岁数大了,但也要出份力。”先锋路街道93岁的老党员李玉兰满头白发、行走不便,依然坚持让家人用轮椅推着自己来到党支部,把一份心意亲手交给党……

群策群力

初心照亮发展路

农村基础设施是促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基础。着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推动乡村振兴的必然要求。

收到捐助资金和物资后,临清市委组织部立刻安排各镇街专款专用,在各镇街党(工)委和村务监督委员会的监督指导下,通过“四议两公开”程序研究确定具体事宜,根据各村的实际情况购买安装路灯,公开公正地把钱物用在刀刃上;实行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和后备干部、优秀青年“包灯”责任制,加强管护,确保长久效果。

潘庄镇各村成立了“为民办实事”理事会,共同推选出熟村情、有威望、热心肠的村民,协助监督路灯施工过程,实现党组织领导下的“村事民议,村事民治”;唐园镇招募“微光”行动志愿者,定期对爱心路灯进行维护保养;新华路街道发起“我是路灯守护人”集中行动,号召党员认领爱心路灯,不断厚植党员为民情怀;尚店镇拓展实施“心灵之灯”计划,联系镇域各企业、致富能手、电商达人、养殖大户等,为就业困难人群提供岗位、免费传授生产生活技能,进行结对子帮扶,帮助困难群众点亮“心灵之灯”……

质胜于华,行胜于言。如今,夜幕降临时,一盏盏明亮美观的路灯照亮临清各村庄的道路广场、背街小巷,老人们在灯光下聊天下棋、悠闲散步,中年人则热热闹闹地跳起广场舞,孩子们嬉戏玩耍、欢快奔跑。

“以前胡同里黑漆漆的,晚上都不愿意出门,现在好啦,安上了路灯,到处亮堂堂。”烟店镇北崔庄村民赵玉真看着门口崭新的路灯高兴不已,兴奋地跳起广场舞。

“太令人惊喜了!1个月,各村都安上了路灯,这件舒心事可真做到我们群众心里了!”刘树青看着胡同里明亮的路灯,脸上笑开了花。

不仅胡同亮起来了,群众的心里也亮堂起来了。“把握方向,道路宽广;党建引领,一拥而上;群策群力,集思广益;献出爱心,人人解囊;不论穷富,贡献力量;大街小巷,路平灯亮;谈笑文雅,歌声嘹亮;老人跳舞,小孩学唱;曲径通幽,书声朗朗……”八岔路镇影庄村的老党员白洪成在村里公告栏贴出了自己创作的诗歌。

以“为民办实事”为起点的“党员夜会”,以“大党建”引领着“微治理”,用一盏盏明灯凝聚起乡村共治的“微微星火”,点亮了群众的“回家路”,更点亮了乡村振兴的“幸福路”。

记者手记

不忘初心,才能赢得民心

一条胡同的路灯亮不亮,看似小事,但反映的是民生冷暖。为解决农村胡同路灯缺失的普遍问题,临清市发出“党员一盏灯、企业一份情”的倡议。

一声响应就是一份忠诚,一笔捐款就是一片初心。涓涓细流,汇成大海;点点星光,照亮银河。一个月时间,临清市党员干部、企业家主动捐款660万元,安装路灯3.57万盏!660万元捐款的背后,是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是为民办实事的决心和行动,是红色基因的传承和弘扬。

唯有不忘初心,方可赢得民心、赢得时代,方可同光明相伴,与幸福同行,这既是百姓的期盼,更是时代的呼唤!

2022-04-12 ——临清市开展“党员一盏灯、企业一份情”活动纪实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9794.html 1 万盏明灯映初心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