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身”在村子里的红色印记
□ 刘桐
在高唐县梁村镇韩庄村党支部对面,有三间平房,房子很普通,门口悬挂的牌匾上写着“梁村镇党史展览馆”几个大字。
“这个房子原来是村党支部所在地,后来,我们搬到了新的办公室,这里就空出来了。前两年,镇上在整理红色文化时,发现我们村红色文化底蕴深厚,就想在村里建一座党史馆,这座闲置的房子就被利用起来了。”4月9日,在梁村镇党史展览馆门口,韩庄村党支部书记韩子剑介绍道。
韩庄村是高唐县梁村镇一处别具特色的村落,不仅因为该村地理位置优越,更重要的是村党支部有着深厚的红色历史底蕴,红色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历史文化名人众多。2017年,该村被授予“山东省聊城市重点革命老区村”。
据韩子剑讲述,在战火纷飞的年代,韩庄村有位老党员,名叫韩宁夫,出身贫寒,但学习用功,于1935年考入山东大学。时值民族危急时刻,韩宁夫果断加入到抗日队伍中。1936年,韩宁夫参加了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1937年11月,韩宁夫加入中国共产党后,被党组织派往国民革命军五十一军做兵运、工运工作,先后担任地下党支部、党总支书记,还参加了徐州会战。1938年6月,他奉命返回高唐韩庄,在城北一带积极开展抗日救亡宣传工作和党的活动,发展党的组织,先后建立了李化梓、韩庄、大刘庄、梁村等村早期党支部。
抗日战争期间,韩宁夫先后担任高唐县工委书记、鲁西北特委宣传部长、冀鲁豫区党委鲁西北地委宣传部长等职务。1938年8月,韩宁夫奉命在韩庄村组建了高唐第一个区级党组织——中共高唐六区区委,并成为建立党支部、发展党员最多的区委。在区委的领导下,六区成为高唐最早建立抗日武装和抗日政府的红色基地,作为党组织所在地的韩庄村,自此注入了红色基因。
韩庄村党支部现有党员33名,多次被评为先进示范党支部。其中,老党员韩俊亭曾参加过淮海战役、渡江战役和解放大西南等战役,1956年荣获三级解放奖章,1955年国防部长彭德怀授予其少尉军衔。
近年来,在村党支部和党员干部的共同努力下,韩庄村依托丰富的红色历史资源,重塑乡村景观,打造美丽乡村,重构邻里空间,逐步改变了过去落后的村居面貌。韩庄村重点突出红色主题,做好“红色旅游+”文章,将新的发展理念融入到全镇的旅游发展中,联动其他景点,形成红色旅游区域合作,推动红色旅游与生态旅游、乡村旅游等融合发展,全力打造高唐县独具特色的红色教育和文化旅游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