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戏曲舞台 传唱乡村变化
“夕阳红”戏曲队家门口登台唱戏
文/图 本报记者 赵艳君
人到中年,黄福伟越来越喜欢回乡下老家,对他而言,每个周日下午,陪父母在家门口看场“文艺演出”,是件相当惬意的事。
黄福伟的老家在冠县桑阿镇段庄村。事实上,说是文艺演出,其实就是村里30多位老人自发组织起来的一支“夕阳红”戏曲队为村民表演。戏曲队的成员有耄耋之年的退休教师,也有50多岁的致富能手,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戏曲爱好者。
4月17日,又是大家聚在一起切磋技艺的日子。当日下午2时许,村里的戏台上开始热闹起来。69岁的蒋淑英和她的搭档任振英,穿上戏服,化好戏妆,站在舞台中央,两人合唱一段《花木兰》经典选段后,舞台下掌声响起,甚至有村民冲着扮相惊艳的两个人善意地起哄,“这哪是老太太,这就是十八岁的姑娘”。随即,众人开怀大笑。
80岁的范英臣和66岁的姜代群是这个戏曲队的元老,一人精通二胡演奏,一人能唱十几段经典豫剧选段。每当登上舞台,二胡声、锣鼓声响起,他们便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两位老人经历了这个团队从最初几个人的小打小闹,发展为现在有组织的30多人团队的整个过程。如今,他们带领的这个“乡村戏班”被选拔出来,跟着冠县的文化部门“送戏下乡”。“大家唱起戏来,什么烦心事都没有了。能让村里的留守老人在家门口听戏,开心地生活,就是我们最大的收获。”姜代群笑着说。
看着坐在台下专注听戏的父亲,黄福伟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外出工作几十年,最牵挂的地方始终是这个小乡村。如今,有文艺特长的老人送戏上门,更多的老人在台下欣赏,他们心情好了,作为儿女的我们更开心,也更放心。”
你方唱罢我登场。“如今村里环境好了,村民的腰包也鼓起来了,日子越来越美。为了让村里的老人老有所为、老有所长,村委会给老年戏曲队搭建了可以展示的舞台,配置了各种各样的器乐,物质生活丰富了,精神生活也要跟着丰富起来。”难得清闲下来的段庄村党支部书记姜正军,看着台上精神十足的老人,听着他们字正腔圆的唱段,眼里满是笑意。
当日下午4时许,75岁的黄月仙以一场越调现代戏压轴出场,和之前演员的老唱段不同,她的戏词出自“戏班秀才”姜秀章之手,反映了村子里的巨大变化,从新修的公路到明亮的路灯,从生活的便利到医保的暖心,老人饱含深情的吟唱背后,是这个小乡村1300余名村民的共同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