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o

假班主任群内收费 遇上警察家长

警方提醒:面对群内收费信息 应保持警惕 切勿轻信

本报讯(记者 张琪)当下,微信群、QQ群已成为老师和家长沟通的主要场地,不法分子冒充班主任诈骗家长的案件屡见不鲜。4月19日,一诈骗分子混入我市一初中班级微信群内欲实施诈骗,被一位身为警察的家长当场识破,群内上演了一出教科书式的反诈典型行动。

当日早上6点24分,聊城北大培文学校七年级六班班级微信群内,一个和班主任刘老师头像雷同的“班主任”发布了一则通知,要求每位学生家长缴纳365元学习资料费,随即将收款码发到群中,并表示需要家长将支付成功的截图发到群中。

“看到消息后,感觉这个事儿不对劲儿。”聊城市公安局经济开发区分局张警官是该班一名学生的家长,出于职业敏感,他点开了这名“班主任”的个人信息页面,发现这位“班主任”并不在他的好友通讯录内,随即警觉起来。张警官点开收款码,发现收款方为个人账户,便更加质疑对方的身份。“我经常跟班主任交流孩子的学习情况,早已互为好友,所以我判断该‘班主任’为诈骗分子。”张警官说。

张警官马上与班主任刘老师取得联系,得知学校并没有安排收取资料费,也不会以这种方式收费。他与班主任刘老师立即在群里提醒各位家长,“别扫码,这是个骗子”。

缓过神来的家长们恍然大悟,原来刚才的缴费通知是一场电信诈骗,大家纷纷在群内发送“大拇指”向张警官表示感谢,“幸亏张警官及时提醒,我差点儿就把钱转过去了”。

为了增强学生、家长的安全防范意识,开发区警方提醒大家:作为家长,不要随意泄露微信群或QQ群号码和二维码,要保存老师的电话号码。如有人在微信群或QQ群内收费,应保持警惕,切勿轻信,及时与老师核实,不要盲目转账付款。作为班主任,要积极检查自己所在班级群、家长群,核实成员身份,尽快将身份可疑的人员踢出群,并将群设置为“审核通过后方可入群”,加群方式设置为“需要身份认证”,关闭“允许被搜索”功能。

2022-04-25 警方提醒:面对群内收费信息 应保持警惕 切勿轻信 2 2 聊城晚报 content_10980.html 1 假班主任群内收费 遇上警察家长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