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人按摩师付东磊
用“摸读”点亮人生“心灯”
文/图 本报记者 许金松
4月20日清晨,春日明媚的阳光,斜射进柳园路闸口附近的益康盲人保健按摩店。早早起床的付东磊端坐在门口处的书桌旁,打开一本《经络腧穴学》,触摸着书上的凸点,认真读了起来。多年来,晨读学习已成为付东磊的一种生活习惯。
不惑之年的付东磊面容清瘦,是一名盲人按摩师。他从小就有视力障碍,13岁时,他到当时的聊城特殊教育中心学校,开始学习盲文。付东磊说:“在学校学习的那段时间,读书让我了解了这个世界,让我变得开朗起来,变得更加自信,也成就了我现在从事的这份事业。”
阅读点亮生活希望
“盲文,也称为点字或凸字,主要是靠手指的触觉,来分辨出每一个不一样的文字。”手持盲文书籍的付东磊向记者介绍,自19世纪20年代,法国人路易·布莱尔在夜文基础上改进发明了6点制盲文后,摸读盲文便成为盲人阅读的重要方式。“学习盲文是摸在手上,记在心头。那时,学校的条件比较差,冬天在宿舍里练习,手都冻坏了。”因为入学较晚,盲文学习又异常困难,付东磊经过1年多的刻苦学习,才熟练掌握了盲文“摸读”和“书写”。
2000年,付东磊从聊城特殊教育中心学校顺利毕业。为了谋生,他在建筑工地干过活,在砖窑厂背过砖。这段经历,让他深尝生活的艰辛和不易。即便如此,他也没有放弃读书,总是想尽办法找来一些盲文书籍,海源阁图书馆是他经常光顾的地方。每天干完活,时间再晚,睡觉前他都要读一会儿书。付东磊说,翻开书,就像打开了联通外界的一扇窗,阅读可以点亮自己人生的那盏“心灯”,让自己的精神世界变得充实起来。
阅读成就幸福事业
2004年,付东磊决定学习盲人按摩,开创属于自己的事业。在参加盲人按摩培训学习的同时,他找来经络、解剖、骨科等学科的相关书籍来阅读。因为之前通过阅读积累了相关知识,相比其他人,他对盲人按摩理论理解得更快、更深,按摩技术也得到了快速提升。
经过几年的学习、实践,付东磊在聊城有了属于自己的店面。目前,他开设的这家盲人按摩店,共有10名按摩师,其中,7人有视力障碍。山东省第五届职业技能竞赛盲人保健按摩项目优秀选手,聊城市残疾人自主创业项目百强创业标兵……为了提升专业技能,付东磊不断把通过阅读学习到的按摩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收获颇丰。
“在盲校时,视障孩子能读到不少书。可一旦毕业,想要找到盲文书籍就有些困难了。这些年,靠着经营着这家按摩店,我有了更多资金购书。我购买了多套盲文书籍,细细‘摸读’。但是,目前市场上的盲文图书主要以教材教辅、医药保健等为主,书籍种类还不是太丰富。”付东磊坦言。
“昨天按摩了一次,腰好多了。”记者正跟付东磊聊着,住在附近的市民刘凤梅大步走了进来。作为店里的常客,她告诉记者,付东磊爱读书、爱学习,按摩手法很好,很多人都是奔着他的技术来的。谈话间,又有几位顾客相继而来,店里顿时热闹了起来。
短评
在书中看到更美的世界
当你的世界漆黑一片,你会做什么?读书可是你的选择项之一?
读书对健全人来说,再平常不过,但对于那些有视觉障碍的盲人来说,却是件十分“奢侈”的事情。这件“奢侈”的事情,付东磊却每天都在坚持。在阅读面前,没有特殊群体,书籍就是了解世界的钥匙。付东磊只是紧紧握住了这把钥匙,为自己打开了世界的大门。
董卿曾在一个节目中说过,“你在读书上花的任何时间,都会在某一个时刻给你回报”。付东磊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他充分利用时间来读书,事实上,他在读书上花的时间,也都有了回报,一一体现在他的工作、生活和思想上。
付东磊用行动告诉我们,读书能让漆黑的世界充满色彩。读书的意义,于我们每个人都是一样的。
春风十里,不如书香一缕,手捧书卷,心有余香。让我们一起打开书,看到书中更美的世界。
邹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