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庄面塑如何传承创新 专家给出“金点子”
本报讯(记者 陈金路 通讯员 徐云云)郎庄面塑,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让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4月19日上午,聊城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院长钱品辉、聊城运河书画院院长张廷强等7人在郎庄面塑创新发展开发利用座谈会上给出了“金点子”。
当天的座谈会上,冠县文化和旅游局非遗工作负责人对郎庄面塑的传承与保护情况、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介绍,并就培养传承人、创作文创产品、提升传习所传承水平、举办比赛、开展非遗进校园、评选非遗传承教育实践基地等几个方面发表了意见。
钱品辉结合该领域情况,就如何做好郎庄面塑的传承和保护工作提出了“金点子”,一是要活态传承,鼓励传承人守正创新,保持作品古朴而张扬的色彩与造型。二是对造型规范和工艺改革,利用新型材料解决易虫蛀、易受潮、难保存的问题。三是加大宣传力度,制作精美画册,内附专家文章、谈话录、传承人工作场景、作品详细信息等内容,使其更有收藏价值。四是整合元素,开展系列产品的研发,把面塑花纹造型归纳成纹样平面转化,创作文创产品,提高附加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