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o

“我们坚守,只为老人平安健康”

聊城市第四人民医院医养中心助老人安度晚年

护士正在和患者交流

文/图 本报记者 鞠圣娇

5月4日早晨8点前,王红星和其他医护人员像往常一样来到聊城市第四人民医院医养中心。老人的喜怒哀乐牵动着每一名医养中心医护人员的心,每日查房是他们的必修课,王红星作为该中心的主任,更是以身作则,视患者如亲人。

受疫情影响,医养中心实施全封闭管理,家属暂时不能探望。目前入住医养中心的老人多为失能、半失能者,有的老人已无法与人顺畅沟通,判断其病情变化、心中所想,全靠医护人员“察言观色”。为更好地协助老人生活起居,医养中心为每间病房配备了固定的护理员,他们与老人日夜相处,随时满足老人生活需求。

查房时,在一位失能老人床前,王红星注意到老人的呼吸声中混有轻微的呼噜声,立即嘱咐护士为老人测定指脉氧,并进行叩背、吸痰。在另一位老人床前,王红星为老人查体后,随即联系了彩超室工作人员,请他们利用床旁彩超为老人完成相关检查。王红星介绍,对有需求的老人,除影像科外,医院心理咨询师团队、康复团队和中医团队都会“上门”为老人服务,实现了“大病不出院、小病不离床”的“一站式服务”,减少了老人奔波,更有利于老人的身体健康。

尽管有的老人处于意识障碍阶段,医护人员依然像对待亲人一样,呼唤老人,跟老人交流。对于意识清楚具备一定交流能力的老人,医护人员和他们聊聊家长里短,让他们感受到家人般的温暖。

“这对我们来说,只不过是平凡的一天。”副主任护师赵淑慧说。赵淑慧在医养中心工作多年,疫情发生两年来,她和其他医护人员一样,14天一轮班,24小时与老人同吃同住,老人总是亲切地称她“小慧”。就在和记者交谈时,赵淑慧注意到病房内有一位老人摆手,便快速走过去,俯下身,将耳朵凑近老人嘴边,仔细倾听,了解老人的需要。

“爷爷,今天看报了吗?早饭满意吗?”在一间病房里,护士赵丽娟与86岁的患者潘先生交谈起来。在医养中心居住的近两年时间里,潘先生坚持读报、写日记,还与几名年轻的护理员成了朋友,和他们聊天是潘先生最开心的事情之一。这不,他跟赵丽娟谈起了自己的感受:“在这里住着,吃饭有人照顾,病了有人把药送到床前,过节有好吃的,还给庆祝生日。”最近,因为家属不能到中心探望,医养中心的医护人员加大了到病房巡视的次数,并通过手机让老人与家人视频通话,缓解思念之情。医护人员细心又耐心的付出,使患病的老人得以安心养老。

窗外,满眼绿色,一位老人在护士的搀扶下走向窗边去欣赏美景。在这里,老人们和医护人员结下了深厚的感情,有的老人离世前曾经连续17年住在这里,称这里的医护人员比家人照顾得还周到;有的老人瘫痪8年从未有过压疮,全靠医护人员每天定时翻身;有的老人多次要求家属送来感谢信,信中满是感激之情……

“我们坚守,只为老人平安健康,希望我们的照顾能让他们度过舒适的晚年。”王红星说完,又匆匆走向病房。

2022-05-09 聊城市第四人民医院医养中心助老人安度晚年 2 2 聊城晚报 content_11539.html 1 “我们坚守,只为老人平安健康”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