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  缩小-   默认o

查姣姣:告别《乳娘》舞台 传承初心不改

查姣姣“演活”了乳娘

《舞鼓丰登》融合了 聊城非遗元素

人物名片

查姣姣,中共党员,山东聊城人,现任聊城大学音乐与舞蹈学院教师、讲师,研究生学历,原沈阳军区政治部前进文工团青年舞蹈演员、编导,山东省青年舞蹈家,山东省青年联合会委员,聊城市舞蹈家协会副主席。


本报记者 赵宗锋


“脱下军装,还能继续做一名舞蹈演员,我觉得既幸运又幸福。”5月7日上午,在东昌路的人民广场上,34岁的聊城大学音乐与舞蹈学院教师查姣姣说出这句话时,眼睛发亮,更显英气逼人。

很多人认识查姣姣,是从2018年6月首演的红色舞剧《乳娘》开始的。从那时起,乳娘就像一个标签,贴在了这位一直在舞蹈艺术之路上奋力拼搏,但也曾对自身产生过怀疑的舞蹈演员身上。红色舞剧《乳娘》让查姣姣重新定义自己,她更自信也更坚定地在深挖红色题材、创演红色作品上精耕细作。尽管这位“第一代”乳娘已经离开那个舞台两年,但她排练新舞剧、下基层演出、组织主题党日活动,在用更多的方式传播乳娘精神,让信仰之火生生不息。


她“演活”了乳娘

完成了自己的蜕变


“最后一个动作结束,最后一个音符在耳畔响起,我没有动,眼泪顺着脸颊滴到地面,我好像听到了它落地的声音。我没有看导演,只听到了他吸鼻子的声音,听到了旁边记录排练幕后花絮的摄像小哥说:第一次知道,舞蹈也能把人看哭。我俯下身抱着自己,不想从角色中抽离出来,是的,我做到了……”这是2018年1月7日,查姣姣日记里的一段话。那一天,是红色舞剧《乳娘》试排的第一天。

红色舞剧《乳娘》讲述了抗战时期发生在山东乳山革命根据地的真实故事:在胶东抗日战争最艰难的时期,300多名乳娘和保育员宁可牺牲自己也要护佑乳儿,养育了1223名革命后代。《乳娘》再现了那段历史,讴歌了山东女性在峥嵘岁月展现出的血乳交融、生死与共的人间大爱。

2018年6月,红色舞剧《乳娘》首演,好评如潮。此后,该剧开始了各地巡演之路,并在2019年登上了国家大剧院的舞台。该剧入选第十三届山东省精神文明建设“文化精品工程”,并荣获第四届山东省文化创新奖等多个奖项,目前巡演已达70多场,接待观众近十万人次。

作为“第一代”女主角,查姣姣以高超的舞蹈技艺、生动的面部表情、丰富的细节处理,为观众塑造了一个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演活”了乳娘秀珍的查姣姣,先后参与巡演30多场,荣获第十一届山东文化艺术节“优秀演员”等称号,完成了自己的蜕变。

事实上,在2017年10月23日的一篇日记里,查姣姣记录了一段纠结的心路历程。那一天,她接到了红色舞剧《乳娘》的导演、山东青年政治学院舞蹈学院院长傅小青的电话,邀请她见面细聊主演该剧的相关事宜,这是一件好事,但纠结与摇摆让她彻夜难眠。

查姣姣的纠结不是没有道理的,虽然幼时开始学舞蹈,参军后作为文工团青年舞蹈演员、青年编导,多次参加舞蹈大赛并斩获大奖,荣立三等功一次,多次嘉奖。但她转业到地方后,已经三年没登台,面对90分钟的舞剧,30岁的自己体力还行吗?聊城大学的教学任务很重,哪怕学院领导给予支持,能做到两边兼顾吗?……一个个念头,像海浪席卷而来。

但就像查姣姣在日记里所写的,或许她对舞蹈的爱与在意是超出自己正常承受范围的,她很快就接受了这项挑战。就像她之前在军营里那样,一旦有了决定,剩下的便只有全力以赴。

为了兼顾教学任务和演出排练,有多半年的时间,她在聊城和济南两地之间奔波。常常是上完课,便匆匆往济南赶,去准备第二天一早的排练。有一次,汽车在高速上爆胎,漆黑的夜里,她在路上独自等待救援。即便是在那时,她也没想过放弃。整个排练阶段,即便经历伤病困扰,查姣姣也从未间断训练,教学任务也一点没落下。

那段经历,于查姣姣而言,是一段温暖的记忆,也是一段自我的成长。“小时候练舞蹈很苦,但因为喜欢,就不觉得苦。这段经历也是这样,让我学会认真勤奋、不怕困难。”查姣姣说,去乳山采风,在乳娘家里,她听着满头白发的老人讲起那些催人泪下的往事,握着老人的手,觉得肩上的担子特别重,必须圆满完成任务才对得起那段历史,对得起那些乳娘的付出。


离开舞剧《乳娘》舞台

但理想信念之火燃烧正旺


两年时间里,参演30多场,好评如潮,屡获大奖。“第一代”乳娘的演出任务,查姣姣完成得不错。但离开这个舞台,一切都结束了吗?没有。

用查姣姣的话说,舞剧《乳娘》让她坚定了自己的信念:用艺术表达的方式,深挖红色题材,让更多人尤其是年轻人愿意聆听红色故事、了解红色历史,让红色基因融入血脉,让信仰之火熊熊不息。

这两年,她带领学生完成两台红色题材主题舞蹈专场演出。其中,红色主题艺术短片《硝烟中的摇篮》在山东省优秀党员教育电视片评选工作中被评为三等奖;纪录片《弘扬“乳娘”精神,坚定党员信仰》被列入山东省100部优秀党课,并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灯塔-党建在线”网络平台等展播。

她还作为聊城大学音乐与舞蹈学院师生党员“文艺轻骑兵”服务队中的骨干力量,以“出行一辆车,吃饭一张桌,演出一场戏,送您一片情”的理念,把演出送到田间地头、工厂车间、官兵训练场,并通过组织主题党日活动、理论研讨等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爱国教育……

“如今,我们正在做的一项内容——以刘邓大军强渡黄河为背景创作的舞蹈作品《强渡》,目前已经进入修改阶段。”查姣姣说,他们将以此作品为契机,计划创作出以黄河沿岸生活、劳作等方面为背景的其他舞蹈作品,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不仅如此,查姣姣还深挖聊城“非遗”文化素材,创作出一系列舞蹈剧目及舞剧作品。如以东昌府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八角鼓为元素创作的舞蹈作品《舞鼓丰登》。此外,查姣姣在2020年底创作的原创舞蹈诗《运河两岸是故乡》,开创了以运河聊城段为创作背景的舞剧作品的先河,荣获第十二届山东省“泰山文艺奖”。

学舞蹈的人都知道,舞蹈是一种艺术,更是一种人生态度。舞者一定要在舞台上才能散发光彩吗?当内心足够强大,信念足够坚定,有舞蹈的地方舞者就会散发光彩。所以,查姣姣说,做舞蹈演员是有瘾的。

(本版图片均为受访者提供)

2022-05-11 2 2 聊城晚报 content_11690.html 1 查姣姣:告别《乳娘》舞台 传承初心不改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