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事不小 重在办好
调解员刚柔并济 为当事人开“退烧药”
本报记者 孙克锋
只因争一口气,老高与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产生纠纷。
围绕5850元土地承包费,老苏和村委会起了争执。
已80多岁的老孙酗酒,时常和儿子闹矛盾,甚至大打出手。
外人眼中鸡毛蒜皮的小事,对于深处矛盾旋涡中心的人来说,就是天大的事。这些事可能直接关乎一个或多个家庭的现在和未来,甚至与一个地方的安定团结局面息息相关。
所幸,聊城有一支人数达13923人的人民调解员队伍,活跃于大街小巷,将矛盾化解在群众家门口,绘就了幸福生活的底色。
拒退还土地 只为争一口气
只因3分(1分约合66.7平方米)地的承包权,老高与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发生争执。
老高是东阿县铜城街道卢庄村村民,多年前他承包了村里的一块闲散土地,面积不大,只有3分,种上了树木。
最近,村里进行“三资”清理,将村周边闲散土地进行了集中整合,并召开村民会议,以招投标的形式,确定了承包者。
老高没有参与投标,但坚持以中标者承包地的价格,继续使用那块土地,拒不清除树木。
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与承包人签订了合同,要求老高将土地退还集体。因此,双方发生了纠纷。村里还有5户村民存在类似情况。
老高多次拨打12345市民热线反映情况,事情闹得沸沸扬扬。
这起土地承包纠纷如何处理,处理结果不仅直接关系到土地承包合同能否履行,也会影响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工作的开展,这是摆在人民调解员付茂生、刘富强面前的难题。
付茂生和刘富强认为,村民与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之间产生的矛盾纠纷,因其形成有历史方面的原因,也有现实方面的原因,错综复杂,调解起来难度比较大。当事人并非单纯为了利益,而是为了争一口气。
调解员付茂生和刘富强用举办民法典讲座的方式作铺垫,结合法理与实践,讲解了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等,随着深入了解法律知识,当事人的抵触情绪渐渐减弱了。
“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将集体土地进行统一发包,村民有参与竞标的权利,也有不参与的自由。你既然选择了放弃参与竞标,就应该归还土地,否则就违法了。”付茂生趁热打铁,面对面做工作,讲明法律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最终,老高清除了土地上的树木,把土地退还了集体。
调解感悟
付茂生说,化解矛盾纠纷犹如开渠放水,一丈不通、万丈无功。农村的矛盾纠纷大多是鸡毛蒜皮的小事,有时候,争来争去就是为了一口气,若这口气理不顺,就容易出大事。
土地承包费 拖欠十余年
老苏是东阿县铜城街道郭庄村村民,勤劳、精明。
2009年秋天,老苏承包了村西北角一片沟边土地,宽5米,长170米,承包期10年,价格按长度计算,每米55元。
这样算来,老苏应该交承包费9350元。
当时,老苏声称手头没那么多钱,只交了3500元,欠集体5850元。10多年来,村干部曾多次登门催要,但老苏总以各种理由推脱,一直未交。
最近,村股份经济合作社进行“三资”清理,再次向老苏索要欠款时,他竟说:“我当时一次性把承包费交给村支书了。”
不能让集体财产流失,也不能冤枉一个无辜的人。
为查清真相,村会计翻出当年的账目,并没有收取老苏承包费的记录。
但是,老苏却一口咬定,这个钱他已经交了。
无奈,郭庄村村委会的负责人拨通了人民调解员付茂生的电话,希望他能够前来调解,平息双方的纠纷。
4月初,付茂生和铜城街道办事处法律顾问杨艳辉一起介入调解。
“你什么时候交的钱?当时都有谁在场?”付茂生详细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后,问出关键的两个问题,老苏有点慌神。
随后,付茂生讲法律、讲案例、讲道理,并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终于,老苏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主动向村干部道歉,并一次性交足了全部欠款。
调解感悟
付茂生说,从事调解工作要热心,说服教育要耐心,分析矛盾要细心,释疑解惑要诚心,排忧解难要真心,评判是非要公心。调解员要刚柔并济,为当事人开出“退烧药”。
儿子与酗酒父亲生隔阂
老孙已80多岁,生活却过得一团糟,甚至一度扬言要与儿子断绝父子关系。
起因是,今年春节前,老伴去世,老孙突然间失去依靠,心情郁闷,极其消沉,整日借酒消愁,还耍酒疯,闹得鸡犬不宁。
“一天三顿饭,顿顿都要喝酒,酒后便絮絮叨叨,数落我们这不对、那不行,有时还骂骂咧咧,摔碟子砸碗。”老孙的儿子小孙说起父亲的言行一脸无奈。
他们在一个院子里住,小孙认为天天这样闹腾不是事儿,经常和媳妇劝慰父亲,但始终无济于事。
“你不是我儿子,我要和你断绝父子关系。”4月初的一天,因家庭琐事,这对父子又争吵起来,老孙一怒之下动手打了儿子,并扬言要解除父子关系。
这事儿还惊动了当地派出所,村干部也曾介入调解,但矛盾一直没有化解。
4月20日,人民调解员付茂生、刘家强在走访时了解到这一情况。但他们并没有急于介入调解,而是与村干部进行座谈,走访附近的街坊邻居,弄清了问题的来龙去脉和纠纷的“症结”所在。
“你心里有苦处我们理解,但是作为老人不能为老不尊,要正确面对现实,处理好家庭关系才能够安享晚年。”付茂生的话触动了老孙。
“百善孝为先,要设身处地想想父亲的难处,化解他心中的不快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小孙听了付茂生的话也频频点头。
最终,父子俩听从调解员的劝导,消除了隔阂,全家老小脸上露出幸福的笑容。
调解感悟
付茂生说,一场纠纷尘埃落定,看似是鸡毛蒜皮的小事,却有矛盾升级的隐患。“大医治未病”,人民调解员的工作就是防患于未然,以此绘就群众幸福生活的底色。
(文中除调解员和法律顾问外,其他人物均系化名)
■延伸阅读
13923名人民调解员活跃在聊城群众家门口
本报讯(记者 孙克锋)“全市现有人民调解组织2803个,人民调解员13923人。”5月5日,聊城市司法局人民参与和促进法治一科科长许庆军说。
目前,全市人民调解组织中,镇(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是主导,村居人民调解委员会是基础,行业性、专业性调解委员会和特色品牌调解室、老兵调解室、驻公安派出所人民调解室则为有益补充。
在社会矛盾纠纷多发的热点领域,如保险、银行、医疗等行业,分别设立了专业性、行业性调委会,市、县“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中心已基本实现全覆盖。每个中心按照“前台后场”的模式,设置了接待大厅、受理窗口、调解室以及多个功能室,部分调解中心设立了立法民意征集、行政复议受理转办等窗口。
许庆军说,我市还强化“诉调对接”工作落实,市司法局向市中级人民法院选派了95名人民调解员参与诉前调解。强化“警、访、调”有效衔接,全力调解地方政府、法院、公安、信访部门委托移送的矛盾纠纷案件,将人民调解向派出所延伸,在派出所设立“人民调解室”或“警调室”,将行政调解和人民调解进行有机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