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县的咕咕荻

过去,清平县(今高唐县清平镇)东北一带因地处黄河故道,沙丘连绵,庄稼长不好,遍野长满荆棘、茅草。遇到风调雨顺,老百姓会有一些收成,遇到风沙旱涝等灾害,往往是颗粒无收。

明朝万历年间,东昌府一带连年发生灾荒,清平县的老百姓更是苦不堪言。这时,清平县来了一位叫陈汝麟的知县,他是癸未科进士,满腹才学却不会阿谀权贵,因此,被派到清平县这个穷地方来,做个小小的知县。陈汝麟到任后,看到老百姓的悲惨情景,焦虑得坐卧不宁、茶饭不思。他一面捐出自己的俸禄救助穷苦百姓,一面奏请朝廷蠲免皇粮赋税。就在这时,朝廷派钦差到东昌府巡视灾情。东昌府所辖各县的知县都带了本县特产前去拜见。博平知县带去了圆铃大枣,茌平知县带去了茌山甜梨,唯独清平县没什么特产。知县陈汝麟思谋半天,忽然想起了遍野茅草上长的咕咕荻。咕咕荻打苞未吐穗时,嫩生生的,还有一股甜味,是老百姓哄孩子时,给孩子吃着玩的,若遇到灾荒年,老百姓会拿咕咕荻充饥。陈汝麟找了个白布袋,装满了咕咕荻,赶去拜见钦差。

钦差正坐在大堂上和几个知县闲聊,见姗姗来迟的陈汝麟背着个白布袋走了进来。钦差大人便令人打开布袋,看到装的是些麦穗状的白色东西,自己从未见过。钦差正感到纳闷,陈汝麟赶忙上前跪下说:“钦差大人恕罪,这东西叫咕咕荻,是清平县的特产,请大人品尝。这几年闹灾荒,田地里只长这种东西,老百姓就靠它充饥度日。”在座的几个知县听后,都吓出了一身冷汗。不料,钦差大人什么也没说,拿起一穗咕咕荻细细品嚼起来,不一会儿,他自言自语道:“这东西倒颇有一种特殊味道,也算是一种‘特产’,可是怎么能当饭吃呢?”这时,跪在那里的陈汝麟慌忙说:“启奏大人,请朝廷开恩蠲免清平百姓的皇粮赋税。清平的老百姓的确是靠这咕咕荻充饥,请大人明察。”钦差大人听后,不但没有生气,反倒上前扶起陈汝麟,称赞他关心百姓疾苦。

第二天,钦差便随陈汝麟到清平县视察。晚春时节,田野里沙丘一个连着一个,大风起处,沙尘满天。田里的麦苗都枯萎了,遍野的茅草却长势旺盛,茅草尖上长满咕咕荻,白茫茫一片,由此可见,陈汝麟所讲是实情。

钦差回去后,便如实上奏。结果,皇上降旨,免了清平县三年的赋税,还调拨库粮赈济清平县的百姓。从此以后,清平县当地就流传起一句民谣,“博平枣、茌平梨,比不上清平县的咕咕荻”。

(唐艳红 搜集整理)

2022-05-17 2 2 聊城晚报 content_11991.html 1 清平县的咕咕荻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