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城》与田园牧歌
■ 聊城 李欣
岁月不居,一树树的花开,在时光深处璀璨。读书有味,采撷一缕花香,温润心田;遇见一本好书,滋养时光。“在青山绿水之间,我想牵着你的手,走过这座桥,桥上是绿叶红花,桥下是流水人家。桥的那头是青丝,桥的这头是白发。”沈从文先生用湘西的青山绿水和风俗民情写就的《边城》,在美丽的春天与我相遇。
每次品读《边城》,我都会为湘西如诗如画的风土人情与边城平静如世外桃源的意境而沉醉。
《边城》以恬静淡雅的风格、小品散文的笔调、诗词曲令的意境,描绘出湘西边城的生活场景。难分难舍的祖孙之情,翠翠与天保兄弟纯洁真挚的爱情,天保与傩送互相成全血浓于水的手足亲情,乡亲互助互爱诚挚和谐的邻里之情,这些微妙的“情与爱”,温暖着我。
主人公翠翠是被山间的清风雨露孕育出来的精灵般的女孩,有着黑黑的皮肤和清明如水晶的眸子。祖孙俩生活平淡如水,却也安静快乐。
那年端午节,爷爷带翠翠到茶峒城外的河街看龙舟比赛,祖孙二人走散了,翠翠在码头上等,河边吊脚楼的灯亮起来了,爷爷还没有回来,翠翠既担心又害怕。就在这个夜晚,翠翠遇见了当地船总的二少爷傩送,情感在这场初遇中生根发芽。
翠翠与傩送的再次相见是两年之后,同时,傩送的哥哥天保邂逅翠翠,也喜欢上了这个纯粹的女孩。兄弟二人最终决定用唱山歌的方式公平竞争,但山歌比赛只持续了一个晚上。哥哥天保选择成全弟弟,第二天一早就随船远走他乡,只可惜,哥哥一出门就遇上险滩,消失在了激流之中。傩送无法承受现实的残酷,带着复杂的情感,逃离了家乡。翠翠的爷爷也在风雨之夜含着遗憾走了。翠翠生命中的两个挚爱同时离她而去。
小说的结尾,翠翠一个人守在渡口,春去冬来,那个在月下唱歌使翠翠在睡梦里把灵魂轻轻浮起的年轻人还不曾回来。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就回来。
书中描写的风景优美自然、宁静平和,刻画的人物善良、纯粹、素朴、正直。象征着爱与美的翠翠,象征着淳厚正直、重义轻利的爷爷,象征着古老传统的端午节,象征着自然天性的黄狗、白鸭、大鱼,都在字里行间温暖着读者的心。《边城》既有湘西如诗如画的风土人情,也有那个时代躲进世外桃源一群人的生活缩影,像是一幅浑然天成的水墨画,远离尘世的喧嚣,处处充满了美与善。湘西边城是大自然的一片净土,也是作者想构建的世外桃源。生活在那片土地上的人坦诚、热情,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用纯粹与善良弹奏出一曲田园牧歌式的人间乐章。
重温 《边城》,依旧被作品中自然的美与人性的善所感动。在充满焦虑甚至迷茫的现实中,沈从文先生笔下的世界,给我们的心灵开辟了一方净土,根植了一株善与美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