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尹耕莘
莘县城北5公里,有个小村叫十里岔。村南有一块石碑。石碑虽经风剥雨蚀,但六个遒劲的大字依然十分真切:“莘亭伊尹耕处”。这伊尹是何许人?“伊尹耕莘”又是怎么回事?此地流传着这样的故事。
很久之前,这里是一个小国,叫有莘国。有莘国有一个村子,叫有莘里,村里有个姑娘叫赵淑女,年方二十,聪明贤淑,因家教甚严,不出闺门。一天夜里,赵淑女看见一片红光从天而降,落入闺房,最后化作一颗闪闪发光的珍珠。她弯腰捡起,捧在手中,越看越喜爱,一不小心吞入了腹中。姑娘大惊,醒来方知是一场梦。谁知,此后不久,她便怀了身孕,后来,生下一个白白胖胖的男孩。
赵家在有莘里村是有头有脸的人家,女儿未婚生子,辱没了门庭,这还了得!父亲要将这“孽种”抛到荒郊喂狼,赵淑女苦苦哀求,父亲一怒之下,便将他们母子赶出了家门。
赵淑女怀抱着孩子,四顾茫然,不知哪里是栖身之地,自己满腹冤屈又向谁倾诉。思来想去,她心如死灰,昏昏沉沉地走到一条大河边,赵淑女脱下布衫,裹住孩子,把他放进一棵大桑树的树洞中后,便跳河自尽了。
说来,也是这孩子命不该绝。正当孩子啼哭的时候,走来一人,是来为别人看庄稼的长工王留。王留寻找到桑树下,看到树洞中正在啼哭的白胖婴儿。
王留感到惊奇,慌忙报告给东家伊员外。伊员外虽是种田人,但知书达理,德高望重,以“善人”的美称闻名乡里,随后,伊员外将婴儿抱回家中,交给夫人抚养,并为其取名伊尹。
寒来暑往,转眼十八年过去,伊尹长成了一个眉清目明、天资聪颖、才智过人的小伙子。他读书过目成诵,且有治国安邦的宏图大略。
后来,伊尹被有莘国的国王推荐给天子夏桀,夏桀是个昏君,整天忙于搜罗金钱美女,搞得民不聊生。伊尹来拜见时,夏桀正和两个美女嬉戏,他心不在焉地听完对伊尹的介绍,便哈哈大笑着对伊尹说:“如果你愿意留在我的身边,就给我这两个爱妃唱歌取乐吧!”一句话引得殿堂上下一片哄笑。伊尹是胸怀大志的男子,哪受得了这般奚落,一气之下,拂袖而去。从此,伊尹就在有莘里村种谷植桑,当起了农夫。他白天荷锄下地,躬身劳作,夜晚则潜心研究天下学问、治国方略,闲时,则游山玩水,邀好友饮酒作诗。伊尹博学多才且为人谦和,心地善良,常为乡亲们排忧解难,成了远近闻名的贤人。
后来,伊尹辅佐商汤灭了夏,成了开国贤相,后人为了纪念他的功绩,立了这块功德碑。
(张岳冰搜集整理)感谢聊城市文联、市民协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