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 我来写
编者按:
6月7日,2022年夏季高考大幕开启,上午11:30,第一科语文考试结束。
家国情怀、时代精神、生活哲理、文化传承……无论哪一主题,每年高考,浓缩了时代精神、承载着时代要求的高考作文题都备受瞩目。
今年,山东使用的是全国新高考Ⅰ卷,摆在聊城4万余名考生面前的作文题是:围绕围棋的“本手、妙手、俗手”谈感悟。
关注时代发展,留存高考记忆,高考作文题出炉后,我们迅即邀请聊城名家写手同答此题,这些作者来自各行各业,出发点各不相同,但思考的方向只有一个,那就是如何推动社会进步,不负新时代。今天,我们刊登其中5篇,与大家共赏,以启迪思维,感受文字的力量。
试题内容: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本手、妙手、俗手”是围棋的三个术语。本手是指合乎棋理的正规下法;妙手是指出人意料的精妙下法;俗手是指貌似合理,而从全局看通常会受损的下法。对于初学者而言,应该从本手开始,本手的功夫扎实了,棋力才会提高。一些初学者热衷于追求妙手,而忽视更为常用的本手。本手是基础,妙手是创造。一般来说,对本手理解深刻,才可能出现妙手;否则,难免下出俗手,水平也不易提升。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固本求“妙”境界开
■ 东阿 吴福木
我不是围棋高手,却谙熟“本手、妙手、俗手”之内涵。“本手”是基础,“妙手”是创造,不能甩开基础空求创造。
作为一个从教36年的高中语文教师,我首先自然想到语文学习以及阅读、写作。很多学生谈及语文学习,动辄感慨语文素养提高之难,究竟有无捷径,发出“爱也语文,恨也语文”之喟叹,觉得难以窥其堂奥。之所以如此,是他们忘记了语文学习之真谛,必须强化知识积累,热爱阅读,相约经典,培养语感。古代文艺理论家刘勰说:“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研阅以穷照,驯致以绎辞。”伟人毛泽东说:“语言这东西,不是随便可以学好的,非下苦功夫不可。”读得多了,积累多了,思悟多了,自然就愿写,文字汩汩而出,沛然不可阻也。
语文学习许是小道,而“国之大者”更能明证重视基础、抓好基础之神奇。如今,我国综合国力、科技实力举世瞩目,原因固多,但与党中央、国家重视基础攻关息息相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分为两个百年奋斗目标,正是要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业已实现,我们正朝着第二个百年目标奋楫中流,破浪前进。如此宏伟蓝图,需要亿万劳动者的辛勤劳动与创造。大国工匠之受人敬仰,就在于他们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基础性贡献,才会有“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的神话般传奇,才会有高铁呼啸驰奔、稻花神州飘香、农民兴奋展颜……人们忘不了孙家栋、袁隆平、黄文秀这些闪光的名字,他们的精神必将永存大地,辉映星空。没有他们的无私奉献,没有他们的扎实功夫,怎会有如画江山、灿烂容颜?他们是“妙手”,更是“本手”。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时代的中坚,民族的希望。“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青年之可贵,就是要摒弃侥幸与虚妄,磨砺意志,耐住寂寞,内外兼修,苦练基本功,终得胜利之花扑鼻香。苏炳添、苏翊鸣、谷爱凌,不就是青年学习之楷模吗?他们不仅闪耀了自己,更为国家赢得了荣誉,实乃由“本手”而成“妙手”之懿范也。
尼采说:“谁终将声震人间,必长久深自缄默;谁终将点燃闪电,必长久如云漂泊。”“声震人间”,何其瑰丽!那就要深悟围棋之道,远离“俗手”,苦练“本手”,终成“妙手”,如此才能欣赏到人间最美风景,驰骋在创造的王国。这就是人生的辩证法!
妙手非偶得
■ 聊城 李晶
今天高考。
天空湛蓝,阳光明亮如银,白云像是被银河水洗涤过的精美刺绣;深深浅浅的绿树,汇成浩浩荡荡的绿色河流,明艳的石榴花和蜀葵是最绚丽的点缀;鸟儿在枝头恣意高歌,布谷鸟清脆的啼鸣声推开重重金黄色的麦浪,应和着河水清澈的柔波……这美景,是大自然的“妙手”,却非偶得。
曾几何时,粗放式的发展霾了天空,秃了青山,污了河流,我们的生活环境一天天恶化,极端天气也接踵而至。我们努力发展经济,想提升自己的生活品质,却发现,不保护生态,不注重持续发展,越努力,越是“俗手”频出,将一盘发展大棋下得山河变色,污水横流。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不仅是习近平总书记就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保护提出的科学论断,是生态文明和经济良性发展的重要理念,也是经济生态一盘棋的本手。正是这一理念深入人心后,我们才有了一系列的生态保护措施,有了如今的绿水青山,蓝天白云,也才有了碳达峰和碳中和的3060目标,不仅在中国,在世界范围内,作为大国担当,中国开始发出越来越响亮的声音,对全球环境的保护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所以,如今中国整个生态环境的变化,是生态理念这个本手深入人心,又经过多年的治理和保护才得以实现的。所有注重生态发展的人,都是其中的一个“妙手”。
环境如此,其他事情莫不如此。没有多年如一日地基本功训练,哪有奥运赛场上一块又一块的金牌?没有日复一日地吊嗓练功,哪有舞台上优美的唱腔和水袖一甩的凌波微步?没有无数科研人员的埋头钻研,哪有“神舟”上天“蛟龙”入海?没有坚实的地基,哪有万丈高楼平地起?一切看似锋利的宝剑,无不经过千百次的磨砺;一切珍珠的光彩,无不经过千百次的痛;一切貌似简单的“妙手”, 无不是无数次“本手”的升华飞跃。
所以,所有的“妙手”都不是偶得的。只有千锤百炼,练就了扎实的基本功,才能心中有沟壑,才能临大阵运筹帷幄。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学习工作与生活中,不好高骛远,不眼高手低,扎扎实实,打好基础,并在扎实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做一个新时代敢于亮剑、能够创新的人,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成为一个“妙手”。
今天高考。我希望经过十二年踏踏实实的努力,面对自然的“妙手”,也能妙手著文章。
君子务本,“妙手”是春
■ 莘县 周长会
棋子一黑一白,彰显对立两面。手执棋子,初学者,步步无本手,处处意在人外,可惜兵败如山倒;善弈者,通盘无妙手,积小胜为大胜,终立于不败之地。下棋之道,亦如人生。
君子务本,“妙手”是春。
君子务本,本立则道生,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韩国著名棋手李昌镐是不世出的围棋天才,观其棋风,颇有老者风范。他的棋看上去很“淡”,通盘正手居多,每一步棋都恪守“不得贪胜”的行棋原则,看上去迟缓而厚实,被动而略显笨拙。但是密不透风,滴水不漏,让对方完全找不到弱点可以攻击。在其巅峰时期,他的棋绝少出错,只要对手稍露破绽,他便给予致命一击,一子定乾坤。李昌镐的成功之道,就在于坚守本手。本手是基础,也是守正之道,不执著于取胜之道,反求诸己,着眼于基础,这使得他的棋极其稳健、冷静,无懈可击,带给对手的是无尽的绝望。魏征云,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此言深得李昌镐之心。
不只弈棋,人世间的事情是相通的。以文学创作为例,为文当夯实基础,才能写出好文章,正所谓“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司马迁终其一生,白发皓首,才写出传世之绝唱。卢延让“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贾岛“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苏东坡在《送张琥》中告诫:“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吾告子止于此矣。”曹雪芹“批阅十载,增删五次”,才写出震古烁今的千古一梦。没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韧不拔之志,没有“干磨万击还坚劲”的夯实基础之锤炼,何来“大鹏一日同风起”的意气风发之豪迈?
君子务本,通盘无妙手,妙手自在本手中。妙手是创造,俗手是败手。凡是忽视基础,一味追求创造,虽可赢在一时,却可能输在全局。去北大游玩,西校门内日晷基石上“保守与改造”五个字印象深刻。近百年来,风云变幻之际,北大开风气之先。饶是如此,北大依然深知基础的重要性。这五个字告诉我们,事业成功来自守正创新。正可谓“不知旧,焉为新”,创新也要有基础,也要守正。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华民族是守正创新的民族,“有着守正创新的传统”,号召我们要“激发守正创新、奋勇向前的民族智慧”,其用意正在于此。
古人云,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青年一如弈棋之初学者,面对人生这盘棋局,当下好“本手”,摒弃“俗手”,静待“妙手”。
老实人
■ 聊城 孙殿镔
从小,他就是个老实孩子。
高中的一个暑假,同窗好友教他下围棋——
“要先老老实实练好本手,努力精进,一步步下好本手,困境中积极思考,开拓思维,下得多了,妙手自然就会出现。切忌目光短浅,贪多求快,下出只顾眼前利益而有损大局的俗手。”
他智力一般,并没有成为围棋高手。
工作了,他是一名小学老师。说得不多,总是老老实实干活。一次,办公室一年龄较长的同事忍不住对他说:“哥们儿,你就将活儿做得漂亮些,多让领导看见,多主动汇报工作,那样就提拔有望啦。”
“哦,我没什么关系的。”
“嗐,这样啊。那就潇洒一点儿吧!”
“潇洒?”
“嗯嗯,像我这样就很不错。我呢,该上的课就凑合着上,课好课差又没啥硬性指标;多余的活儿一点儿也不干,反正咱是体制内的,校长也拿咱没办法。有时间就出去喝喝酒、旅旅游。”
他感觉这话很别扭,但也无力反驳。
晚上,高中好友打来电话,约他弈棋。手谈几局后,突然想起高中时“围棋三手”的谈话,电光石火之间,他顿悟。好好工作,服务孩子,才是“本手”;不懈努力,积极创新,才是“妙手”。不能混日子,不能随波逐流。
慢慢的,他得到越来越多学生的喜欢、家长的赞誉和同事的钦佩,领导看他的目光也多了热情和期待。几年后,他顺利评上了区教学能手,当上了教研组长。当然,这期间少不了那位同事的冷嘲热讽,他只微微一笑,他知道自己的“本手”是什么。
有一年,集资热潮袭来,亲戚是大咖,到处炫耀自己集资的丰厚获利。好多人纷纷加入,一开始也尝到了一些甜头儿。
他却毫不动心,敏锐感觉到这烈焰繁花背后的危险。他提醒这个,劝告那个。在他的努力下,有些人止步抽身,有些人仍投身其中。
崩盘不久就来了,亲戚因非法集资锒铛入狱,而好些人则血本无归。这时,大家才意识到他的“先见之明”,纷纷询问秘诀。
“嗯,一次,他单独和我商量,研究怎么虚开绩效工资。还有一次,不知道从哪里来了一只猫,趴在他的车前盖子上,他追着打,打得小猫嗷嗷叫。就这两件小事,我就对他这个人不认同了。我觉得,善良和本分,才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本手’。本不立,不足信。”
“唯如此,方能避免‘俗手’,甚至能在关键时刻下出人生‘妙手’。”这句话,他没好意思自夸。
项庄学剑
■ 聊城 张小泱
秦朝末年,剑客横行,剑术高明者,可十步杀一人。原楚国贵族项庄,热爱剑术,遍访名家,立志成为一代宗师。
一日,项庄在山中行路,一贼人杀出,欲伤其性命。项庄不敌。忽然,十步外剑花一闪,贼人立即毙命。项庄获救,感激涕零。救人者是一遁世高人,名曲城子,剑法天下无双,项庄遂拜其门下,称:我要学十步杀一人的剑法!
曲城子手一挥,打落了项庄手中的剑,摇头说:“要十步杀一人,先要学握剑。握剑,是一切剑术的根本。如果一名剑客握不住剑,不要说十步杀一人,只怕自己的性命也难保。”
于是,项庄开始跟曲城子学握剑。按照吩咐,项庄紧紧握住剑柄,行走坐卧皆不离手。可是,没几日项庄便厌烦了,跟曲城子说:我要学十步杀一人的剑法!
曲城子解释握剑之于剑法的重要,令他继续握剑。项庄无奈,只能听从命令。可没过几天,项庄又厌倦了,央求曲城子教他十步杀一人的招式。曲城子依旧不答应,只是让他握剑。
后来,项庄发现,曲城子每日都会到后山林中练剑,于是悄悄跟过去,在远处偷偷学艺。曲城子果然剑法无双,忽而宛若游龙,忽而好似飞凤,寒光闪处,剑风大作!项庄跟着曲城子的招式比画,有样学样,专心舞剑的曲城子并未发现。
就这样过了三年,项庄几乎把曲城子所有招式都学会了,而后,不顾曲城子的劝诫,仗剑出山。
数年后,秦朝灭亡,天下大乱,西楚霸王项羽与沛公刘邦争雄。项羽在鸿门宴请刘邦。按照西楚君臣的计划,要在席间杀死刘邦,永绝大患。众人皆知,项羽的族人项庄,在外学剑多年,舞剑如天女散花,令人眼花缭乱,便让他担此大任。
席间,项庄几次将剑刺向刘邦,却都被暗暗保护刘邦的项伯的剑所格挡。项庄手上无力,握剑不牢,不但没能刺杀刘邦,反而脱手丢剑于地。刘邦见状,忙借故如厕,留谋士张良支应,逃之夭夭。西楚由此失去了杀死刘邦的机会。
数年后,西楚被刘邦所灭,霸王自刎于垓下,项庄亦死于乱军之中。清理战场的士兵发现:项庄的手上没有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