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话不废
■ 聊城 祁玉斌
鲁迅先生在其《集外集拾遗补编·致读者诸君》中说“抄完校勘表,头昏眼花,不想再写什么废话了”。这其中的“废话”便是指无用的话或者无意义的话。废话的范围可大可小,如果按其所言以“开门见山,直奔主题”来定义的话,那么只要是“顾左右而言他”的话都可以算是废话了。
以此来看,像“满纸荒唐言”中的荒唐言、“口出狂言”中的狂言、“一派胡言”中的胡言、“闲言少叙,言归正传”中的闲言,都是让听者“不得要领”的废话喽?
废话是如此之多且又如此无用,让人觉得稍有不慎便落入“口出废话”惹人生厌的境地。但现实生活中我们是不是真的要做到三缄其口呢?若真如此,只怕人人落得寸步难行、有口难开的田地了。依我看,适当的废话还是有用武之地的。
老北京人早上一见面,有事没事先问一句“您吃了没”。平时与家人通电话或视频聊天,飞出去打头阵的第一句话往往也是“吃饭了吗”。如此毫无新意千篇一律,多多少少都是废话。废话讲完再切入主题聊聊正经事。倘若哪天电话那头没了这废话,是不是自己会觉得对话没了温度呢?
人在职场上,很多时候身不由己。相互之间因为利益或者工作的交叉难免产生摩擦。摩擦之后两人关系紧张了,为了缓解矛盾消除隔阂还是需要好好聊聊,这时候废话就派上用场了。聊聊天气聊聊股票聊聊热点新闻,也许正是破冰之始。
NBA著名球星科比和奥尼尔当时是称霸联盟的“OK”组合,在对峙时经常互喷垃圾话。时至今日,当科比巨星陨落,奥尼尔在公众面前表示真怀念当初和科比互拆互怼的时候。
鲁迅在其文章《秋夜》开篇就写道:“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大家对于此句是不是病句、是不是废话而争论不休。后来有学者定论,这两棵树中的一棵指作者自己,另一棵指和自己有一样目标的人。在鲁迅眼里,这两棵枣树是有区别的。由此看来,看似“废话”的话却营养丰富,颇有几分润物无声。
讲述一个有趣的故事是需要所谓的废话的,但细节说太多也会成累赘。社会在发展,生活节奏在加快。很多场合需要直击要点,简洁明了。但在匆匆忙忙下喘息维艰时,不妨讲讲“废话”让节奏慢下来,细品生活万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