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窗静读
● 冠县 岳立新
夜静独坐,明月怡人,手握一卷,清风拂面。读书的感觉真是妙不可言,思绪如同缕缕青烟,飘忽悠远,无所不及。天地辽阔,宇宙深深,芸芸众生中,保持行云流水襟怀,如独卧翠竹碧松之间,林泉之浒,抚琴奏瑟,闲听鸟语,胸无染尘而心神飘逸。
最喜游记美文,月圆之夜,沏上一壶香茗,便可邀杯对饮,如太白神游青山白云之间,目睹千岩竞秀、万壑争流之胜景,感受浮云出岫、绝壁天悬之奇绝,或体味王维笔下幽径、竹枝、清泉之清幽。若逢周日,携书登高,觅一险绝开阔处坐定,最好有怪石突兀,遒松横斜,观澄空万里,峰峦竞秀,倾听松涛猿鸣,涧流清音,此时,观山水亦如读书。思绪辽远,烦忧全无,妙不可言。
临窗读书宜有景致烘托。小窗偃卧,月影到床,适感受李煜《虞美人》之凄美;秋冬之交,夜雨潇潇,清冷寂寥,适体会杜甫晚年的颠沛流离;下霜之夜,抱影寒窗,吟李白《静夜思》,定觉愁怀满腹;至若千峰堆雪万壑铺银之时,高咏伟人《沁园春·雪》,定会万丈豪情,油然而起。
“短篱寻丈间,寄我无穷境”。木棂小窗一扇,好似画框变幻,窗格里流出不朽诗篇。“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窗前写就深沉思念;“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窗前写下对国泰民安的期盼;“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辛弃疾在以一窗传递壮志未酬的悲愤情感……古人乐于楼台临窗而读,明窗之下,琴樽自娱,闲时远眺,可以怡人、怡情、怡心、怡身。而现代人却难有古人情致。白昼奔波劳碌,夜晚灯红酒绿,以至于难有窗前独坐、悠然细读的心境。
如今,我们疲于在喧嚣中发泄过剩的精力,其实,热闹如走马观花,铅华洗尽,更显寂寞难耐;只有保持内心的充盈,才会心平气宁,找回自我,还是静下心来,临窗而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