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科学评价学生发展
这所学校建立了“七彩之星”评价体系
本报记者 刘敏
“我校校本课程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目前主要包括幸福大课堂、课后服务、课外阅读三部分。”6月21日,东昌府区光明小学校长孙殿镔谈及学校教育评价改革时表示。
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光明小学幸福大课堂共开设了45门课程,分为人文、艺体、技能、科技四类。每周三下午,学生打破年级界限,根据相同的兴趣爱好走进同一课堂。
光明小学积极开展课后服务,开设篮球、足球、书法、京剧、国际象棋等课程。为学生搭建了发现自我、发展自我、展示自我的平台。
光明小学致力于打通课内外阅读的链接通道,自2019年开始,大力实施课外阅读推广工程,并取得显著成效:学生阅读量不断增加,由2019年的人均16.3本上升到2021年的22.6本。
“幸福大课堂,面对的是全体学生,课后服务课程主动与之对接,将其中有天赋、表现突出的学生选入各类校队之中。”孙殿镔说,两者的结合,既有效落实了“双减”政策、体现了教育公平的原则,又体现了实事求是、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受到学生、家长的欢迎。
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光明小学建立了“七彩之星”评价体系,分为小雷锋、小小作家、小小语言文字学家、数学小达人、小小科学家、小小艺术家、运动小明星等七个项目,涉及思想品德、语言文字、理科学习、科技艺术、运动健康等多方面。
该校还将学生的心理健康纳入教育评价之中。每学期利用家长学校、校长信箱和调查问卷等方式,多渠道了解每位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将其中发现的有心理问题倾向的学生纳入重点关爱对象,利用校内外的专业资源和专业力量,给予恰当的、科学的、有效的干预疏导,帮助他们早日走出心理阴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