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o

男孩以前经常打架被“叫家长”

心理教师用爱心改变“问题学生”

本报记者 张英东

每个学校,总有几个调皮捣蛋的学生。10岁的小明(化名),经常和同学打架,而且下手比较重。

“班主任管不了他,就把他送到我这儿来了。”2021年12月29日,在聊城高新区顾官屯镇中心小学的“心灵小屋”里,心理教师孙冬英分享了这样一个案例。

一番悉心交谈后,小明向孙冬英敞开了心扉。原来,小明在家时,经常挨爸爸打。有一次,小明在沙发上看电视时睡着了,竟然被爸爸一脚从沙发上踢了下去。

“孩子说着说着,就流下了眼泪。”孙冬英说,许多校园暴力的根源在家庭,有些父母缺乏科学管教孩子的方法,常常用暴力来简单处理,往往适得其反。

了解情况后,孙冬英把小明的父母叫到办公室,在她的耐心说服和指导下,小明的父母认识到了自身存在的问题,也学习了教育孩子的正确方法。之后,小明的情况大为改观。

“孩子是家庭的未来和希望,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关心呵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成长是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孙冬英说,她2016年加入聊城市心理咨询师协会,并于2020年考取了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的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书。几年来,她经常用其所学,帮助“问题孩子”。

2017年,孙冬英在东昌府区韩集镇六二七中心小学交流时,教五年级语文并担任班主任。刚一接班,她就发现班里有一名男生经常打架。她走进教室想了解一下情况,还没说话,就有一名女生悄悄走到她跟前,小声说:“老师,您千万不要跟石小玉(化名)硬来,他以前打过老师。”

孙冬英说,石小玉在另一所学校上的1至4年级,其间,砸玻璃、与同学打架,甚至打管教他的老师,经常被“叫家长”。万般无奈下,父母把他转学到离家较远的韩集镇六二七中心小学,但他的状况仍没有改善。

了解了这些情况后,孙冬英单独找石小玉聊天。在聊天过程中,她发现这个孩子内心有很强的集体荣誉感。“我问他,你愿意帮我们班把卫生搞好吗?他一听,眼睛里闪闪发光,很兴奋,并保证一定能干好。”孙冬英说,从那以后,石小玉每天早早地来到学校,带头打扫卫生。在他的带领下,班级卫生在整个学期都是优秀。后来,石小玉努力上进,当上了体育委员。

2021年9月,顾官屯镇中心小学成立了孙冬英工作室,并为其取名“心灵小屋”,孙冬英担任该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兼职教师。

每个工作日下午的第三节活动课时间,孙冬英都在“心灵小屋”对学生进行一对一的心理辅导。“从2021年秋季学期开学到现在,已经辅导了学生和家长共36例。”孙冬英告诉记者,新的一年,她将与学校老师们携起手来,共同用爱心呵护学生的心理健康。

2022-01-04 男孩以前经常打架被“叫家长” 2 2 聊城晚报 content_1476.html 1 心理教师用爱心改变“问题学生”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