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被轻视的健康“无形杀手”

聊城市中心医院高血压门诊规范诊疗和随访服务

潘栋正在为患者测量血压。宋莹慧 摄

本报记者 鞠圣娇

高血压是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被称为健康的“无形杀手”,早期常因为没有明显症状而被忽略。这也意味着,正确识别、规范管理高血压患者在现实中存在一定的困难。大多数高血压患者需要终身服药,规范的诊疗和随访服务能帮助高血压患者保持血压平稳,避免并发症的产生。

正是因为看到存在高血压患者就诊不及时、确诊后不重视、管理不规范等情况,从而导致患者致残和致死率的升高,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聊城市中心医院于2020年10月成立了专门的高血压门诊,开展了针对高血压患者规范化管理的实践,目前,数千名患者受益于该门诊,纳入注册管理者近千人。

高血压患者就诊常“走弯路”

“高血压病情进展比较缓慢,人的机体早期有代偿作用,可能没有明显症状。等发展到一定阶段,才会出现心、脑、肾等器官的功能性或器质性损害。”聊城市中心医院高血压门诊负责人、副主任医师潘栋介绍,患者因为高血压而头昏、头胀、失眠后,不知道到哪个科室就诊,有时要走一段“弯路”才找到他进行诊治,这让他萌生了开设高血压门诊的想法。

高血压分为继发性高血压、原发性高血压两类,前者占比5%—10%,多见于中青年患者,起病原因包括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肾脏血管类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等,除去导致血压升高的因素后,这些患者的血压可恢复正常。原发性高血压是因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导致的,多数患者需终身治疗。

当患者就诊后,潘栋会结合患者病情开展筛查,以明确病因。曾经有位患者血压时高时正常,辗转多个科室未能确诊,潘栋了解到他平时还有心慌、胸闷、大汗淋漓等症状,判断他的阵发性高血压可能是嗜铬细胞瘤导致的,对患者进行肾脏CT检查后,确诊为嗜铬细胞瘤并进行了积极治疗,患者血压恢复正常。

早一点规范治疗很重要

“高血压管理的关键是血压达标,即将血压控制在140/90mmHg以下,这要求患者坚持每天遵医嘱服药,控制血压波动。”潘栋发现,很多患者对疾病不重视。2018年发布的《全国高血压控制状况调查》显示,我国高血压患病率已高达23.2%,但是病患知晓率不到50%,治疗率为40.7%,控制率仅为15.3%。

“如果高血压患者能早一点规范治疗,后果会很不一样。”潘栋常常为不规范治疗的患者感到惋惜。一次义诊,他遇到一名高血压致腿部水肿的患者,尽管他强烈建议患者到乡镇卫生院进一步咨询,但该患者并没有接纳他的建议。

目前,常用的有五大类降压药(不包括复方制剂、单片复方制剂等药物),潘栋会根据患者的并发症选择不同的药物,同时开展健康教育,督促患者养成健康习惯。“高血压的治疗是终身的,不能因为血压控制住了就停药,这会造成病情反复。”潘栋发现,很多患者对高血压的治疗存在认识误区,科室专门编制了《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手册》,内容包括高血压病因、表现、危害、误区、日常生活注意事项和如何测量高血压,并附上了长达8个月的血压监测单,让患者记录每天的血压监测值和服药情况、到院随访情况。

高血压已不是老年人独有

潘栋的诊疗本上记录着门诊患者的情况,记者发现,患者年龄分布广泛,三四十岁的患者并不少见,甚至还有17岁的高血压患者,这让记者十分意外。

“这位年轻患者平时有点头晕、头痛,上课无法集中注意力,学校体检才发现他患上了原发性高血压。”潘栋表示,“如今高血压发病率呈现年轻化趋势,对于年轻的高血压患者,我们会首先明确病因,是否为继发性高血压,然后进行针对性治疗。”像生活不规律,经常熬夜、酗酒、抽烟,不爱运动,不健康饮食、胡吃海塞、营养过剩等,都是原发性高血压的重要诱因。年轻人大多不认为自己会患高血压,更容易漏诊。

潘栋提醒市民,不论处于何种年龄段,都要重视高血压的预防,平时要注意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控制饮食中盐分的摄入量,情绪稳定;也可以购买一个家用血压计,每周进行测量,了解自己的血压情况。一旦确诊高血压,一定要遵医嘱用药,不能自行调药、停药。

2022-01-07 聊城市中心医院高血压门诊规范诊疗和随访服务 2 2 聊城晚报 content_1548.html 1 高血压:被轻视的健康“无形杀手”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