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送达的离婚判决书
本报记者 王军豪
“结婚11年,内弟和岳母看不起我,骂了我不知道多少次。在他们面前,我抬不起头来,觉得自己太窝囊了。好在孙法官帮我解决了家庭矛盾,挽回了我们的婚姻。”7月20日,小凡(化名)说起自己的婚姻经历,百般滋味涌上心头。
两年前,小凡第一次提起离婚诉讼。找了知名律师代理,抱着一定要离成的决心,小凡走进东昌府区人民法院家事法庭。主审法官审理此案时,考虑到感情、子女等各方面因素,没有判决小凡和妻子离婚。之后,小凡离开家,远赴深圳打工。其间,小凡因为想孩子回过几次家。小凡说,在深圳时,他非常想家,有时在梦中感觉自己不是在深圳,而是在老家和孩子一起玩儿。
今年5月中旬,回到老家的小凡,再次向东昌府区人民法院家事法庭提起离婚诉讼。6月24日开庭那天,小凡起得特别早,生怕在开庭时出现意外情况。他一次次拿起诉状,又一次次放下,写了又划,划了又写。
开庭时,女方的父母作为代理人出庭,男女双方互不相让,气氛非常紧张。要不是在法庭上,双方甚至要动手打起来。
当主审法官——东昌府区人民法院家事法庭庭长孙锐询问孩子愿同谁生活时,孩子天真无邪地说:“我想要和爸爸、妈妈一起生活,晚上睡觉时我好怕,还经常做噩梦,要是爸爸回来了,我和妈妈就什么都不怕了。阿姨,你能帮帮我吗?”
听了孩子的话,孙锐心里五味杂陈。孩子的无助和无奈,萦绕在她心头,使她夜不能寐。
6月25日星期六,孙锐来到办公室再次审查小凡的离婚判决书,准备电子送达,但小凡孩子无助的眼神还有那句“阿姨,你能帮帮我吗?”一次次闪现在她脑海中。
不行,不能这样草率地让这个家散了!孙锐抓起电话给孩子的妈妈小苏(化名)拨了过去:“难道真的到了无法挽回的地步了吗?难道夫妻11年的感情真的一点儿都没有了吗?难道非得让孩子承受和父母分离的痛苦吗?有什么困难吗?看我是否能帮你解决。”
“孙法官,我其实不想离婚,要是我们真离婚了,以后我和孩子可怎么过呀?”孙锐一连串的问话,直击小苏心中最脆弱的地方。
小苏对孙锐敞开了心扉。原来,她和小凡结婚之初,她的父母就对小凡很不满意,虽然最终同意二人结婚,但心里的疙瘩始终没有解开。小苏很听父母的话,父母和弟弟非常强势,她也不反抗,但真正意识到离婚快成定局时,才感觉自己离不开丈夫。“这么多年来,他工作很辛苦,对我和孩子也挺好,虽然我们有时吵架,但不能都怪他。”小苏说。
听小苏吐露完心声,孙锐稍微放下心来,感觉这场婚姻有了挽回的可能。最大的问题在小苏父母身上,孙锐开始做小苏父母的思想工作。“谁家的爹娘闹着让自己的女儿离婚?难道这么多年,你们就看不到小凡的优点吗?要是两个人真离了,外孙女的痛苦你俩能替她承担吗?”批评完小苏的父母,孙锐又开始给他们讲道理,“要是小凡和小苏和和睦睦地过日子,最省心的还是你们俩。”
听了孙锐的话,二位老人逐渐认识到自己存在的问题,表示以后不再干涉小两口的生活:“法官说得对,他们俩的事我们管得太多了,我们当初的想法也是错的。”
当天下午,小凡如约来到法庭。“你的女儿说,让我帮帮她,听孩子这样说,我的眼泪都快掉下来了。我已经做好了小苏父母的思想工作,他们俩表态,今后不会再干涉你们夫妻的生活了。最重要的是,小苏还依然牵挂着你。”孙锐推心置腹地对小凡说。
“假如你坚持离婚,你是解脱了,但把痛苦留给了幼小的孩子,你不觉得自己太自私了吗?谁来补偿孩子的父爱、母爱呢?”孙锐说。听到这里,小凡已是泪流满面:“说实话,我也不愿意离婚。在外工作,我惦记孩子,想念妻子,离婚就是气头上作出的决定。我不离婚了,回家好好过日子。”
小凡走出法院,心中的乌云已经散去,身后是孙锐温暖的目光,家中是妻子和孩子的期盼。